•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甘肃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示范基地 > 甘肃 > 产业动态 > 正文
  • 让“兰洽会”为甘肃中药材正名

  •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牛彦君 时间:2009-06-17 17:41:00
  • 核心提示:  开幕当天,记者在兰洽会展馆发现,今年中药材公司来参展的多了起来,首次参加的就有7到8家。   俗话说,“十药九归”,十副中药方子中就有九副方子有当归。当归的用途广泛超出了记者的想象。在兰洽会展馆,当归

      开幕当天,记者在兰洽会展馆发现,今年中药材公司来参展的多了起来,首次参加的就有7到8家。

      俗话说,“十药九归”,十副中药方子中就有九副方子有当归。当归的用途广泛超出了记者的想象。在兰洽会展馆,当归鸡蛋、当归醋、当归护肤水等当归系列产品摆得满满当当。

      “当归鸡蛋、当归醋是我们近年来尝试的新产品。”兰州义顺公司的批发商刘明宝说,“兰洽会是个大平台,我们想在这个舞台上把我们的‘宝贝’宣传出去”。

      与刘明宝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岷当公司兰州销售经理张娟。她说,已连续参加了5届兰洽会,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鲜当归护肤水在兰州的销售网点已建立起来,一年下来销售额在60万元左右。

      “这么好的产品,应该做得更好,说到底还是宣传不够。”记者临走时,张娟透出些许无奈。

      记者在展区发现,当归、党参、黄芪、红芪……这些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字的中药材,在大多数时候却是以食品类的土特产在卖。岷县天容公司的质量部经理李军在热情推介产品之后,说得最多的就是中药材的“正名”问题。

      “因为没有药品生产许可证,我们这些中药饮片现在是当食品类的土特产卖,价格肯定上不去。我们也正在申请

      GMP认证,一旦证书下来,就可以换包装了。”

      据介绍,我省中药材加工企业中只有11家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GMP认证,经过认证的企业加工的药材可以进大型超市、进大型制药厂,销售价格一般能高出50%以上。

      事实上,定西地区的岷县、渭源、陇西早已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分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芪之乡”。据调查测算,甘肃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已位居全国之首,占全国药材种植面积的1/3以上。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246.4万亩,产量约为31.6万吨,产值16亿元。

      据介绍,目前,甘肃中药材的商品化率约为90%以上,年交易额25亿元左右,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已超过20%,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除了中药材的生产、加工企业外,我省中成药工业公司在兰洽会上也有展示。甘南佛阁藏药公司销售总监才让东珠是第3次参加兰洽会。他说,甘肃是中药材原材料生产加工大省,有理由成为中藏药生产大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甘肃中药工业对产地中药材的消化量约为1500吨,占全省中药材总产量的4.74%。甘肃中成药生产厂家有30余户,代表性的企业有兰州佛慈集团、奇正藏药集团、定西扶正科技药业公司。医药工业总产值构成中,中药、藏药产值约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一半。

      我省中药材产业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甘肃省建设成为生物制药和中药材现代化加工基地”的战略目标。今年以来,省上更是制定出了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计划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通过扶持发展,全省道地药材的质量有明显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明显提升,仓贮和流通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全省中药材产值提高50%,带动主产区农民收入增加30%,力争使甘肃跻身于全国一流的药材生产基地、加工、物流中心。

      来自岷县当归城生物科技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李为民,这次带着招商的项目来到了兰洽会,他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成就一个梦想:打造岷归药业航母,建设西北第一药城。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