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今年开始,甘肃省每年将投入5000万元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用于中药材产业规范化生产和加工体系建设,促进甘肃中药材优势区域和市场营销体系的形成,带动农民增收。这是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甘肃省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明确提出的。
《办法》指出,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以支持优势产区和优势品种、产业关键环节、资金统筹集中使用和实施技校考评为原则。从今年开始,到2012年,通过扶持发展,全省道地药材的质量有明显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明显提升,仓贮和流通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全省中药材产值提高50%,带动主产区农民收入增加30%,力争使甘肃跻身为全国一流的药材生产基地、加工和物流中心。
《办法》确定了中药材产业的扶持重点:在稳定道地药材主栽品种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品种提纯复壮与认定,普及优良品种,种子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提升产品品质,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升产业科技水平,扩大规范化加工,增加产业效能,加快产地市场和大型物流中心建设,稳定道地药材价格,确保药农收益。
《办法》指出,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每年5000万元,主要用于:一是建设道地药材原种繁育基地240亩,每年投资95万元;二是在5万亩以上的药材生产大县建设道地种子种苗繁育基地4.75万亩,每年补助1525万元;三是安排100万元,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点1万亩,每亩补助100元;四是对获得GMP认证的道地药材加工企业给予以奖代补扶持,每年1000万元;五是对区域中心市场建设给予补助扶持,每年补助800万元;六是每年投资980万元建设技术支撑体系;七是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
《办法》明确,要通过整合资金、集中扶持,严格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靠实责任、强化生产技术培训,扩大宣传、打造中药材知名品牌,加强领导,全力推进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保障措施的落实。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