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强省建设三年来的成效。他提出,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在3年内实现全省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规范化的中医科和中药房,并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和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黄华华强调,中医药在基层有简单、方便、有效、价廉的特点,在基层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级政府都要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此次广东制定的推进中医药强省措施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县级中医院的标准化建设和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加快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大力推进中药产业化;扶持民族医药发展。
二是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作用。完善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加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深入开展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及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方面优势,推动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鼓励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加强岭南中医药理论研究,打造岭南中医药品牌;加强粤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到201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立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和康复网络,2020年覆盖全省。
三是提出了鼓励基层中医药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首先是适当降低统筹基金起付标准,重点降低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起付标准;其次是突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要求到2011年,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10项以上,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4项以上。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全省将采取三大措施帮助基层充实包括中医药人员在内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队伍,提高其技术水平。
据悉,截至2008年底,广东省中医医疗机构诊疗总人次和入院人数分别比2005年增长20.6%和41.6%。目前该省中药材种类占全国的20.7%,拥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40多个,居全国首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