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会后刘晓峰(左三)、于文明(左四)等一行参观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史陈列馆。
“父亲学中医并非为生计,而是与他的革命目的一致,即为工农大众服务。”12月5日在京举行的“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85周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暨彭泽民先生追思会”上,彭泽民女儿彭润平说道。
彭泽民是中国农工民主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名誉院长等。他参与筹建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华医学会,并成立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
“彭老是中医界政治地位高、社会影响大、理论与实践兼备、对中医事业发展贡献巨大的中医大家。”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介绍,彭老一生以自己是一名医生为荣,以能为他人解除病痛为乐。对贫困患者,他不惜赠医赠药,关怀备至。
1954年9月,毛泽东接见彭泽民,与他讨论振兴中医问题。彭泽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医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有着丰富的内容,如果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和整理,一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天中国医药人才还很缺乏,团结广大中医的问题更显得重要。”
在彭泽民等著名中医的呼吁下,1955年,国务院创立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周恩来总理亲笔签署任命书,任命彭老为名誉院长。建院之后,彭老始终关注中医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
“彭泽民同志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是农工党的骄傲,更是中医界的骄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主任委员于文明表示,希望中医药人,学习彭泽民爱党爱国、爱业爱民的精神,继承、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瑰宝,立足本职工作,发挥特色优势,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推动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炼、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专职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刘迎等出席追思会并讲话。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