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小桥流水、绿植簇簇的庭院中,首届广安膏方季的红色背板格外醒目。93岁的国医大师路志正宣布膏方季开幕。随后,朱建贵、高荣林、刘艳娇、宋坪、提桂香等专家为患者进行膏方咨询。
在开设膏方门诊两年后,该院举办膏方季,意味着群众认可,应用扩大。“前几年,我老伴儿因为便秘、肺炎老病根儿,一年住了六次院”,从北京市郊房山区陪老伴儿赶来的八旬老太告诉记者,“幸亏吃了两年膏方,现在一点事也没有了,今年我们还接着吃”。
王阶院长说,膏方是在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理论指导下,具有一定季节特性、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一种传统特色制剂。发展好膏方,既挖掘推广了中医药传统方药,也是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之举。
“中医药预防保健与‘治未病’已经在百姓心目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赵静在逐渐兴起的膏方热中感悟到。她对广安门医院在专家团队、科室协作、服务模式、制剂工艺等方面的进展给予肯定。
为办好膏方季,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为佳提出建议:一是积极挖掘膏方等特色保健服务,满足群众需求;二是利用膏方季等活动,探索中医药文化宣传有效途径;三是积极引导群众体验、接受、喜爱中医药。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膏方养生文化节至今已连续办三届。该院于2008年在北京地区率先推出膏方养生保健服务,有宫廷医学和老年病研究成果背景的“西苑膏方”形成品牌,在京城内外培养了一大批拥趸。
10月24日该院举办膏方养生文化节启动仪式,相关领导出席,专家团队参加,患者现场咨询,气氛热烈。该院印制的“西苑膏方”健康教育系列处方广受欢迎。处方针对不同适应症的数十种膏方,阐明医理所在,疗效令人信服。
选材道地,制作精良,采用携带方便的小包装,是“西苑膏方”的特色。在膏方制作室,记者看到一台台制膏机、包装机己全面开工,室内热气腾腾,药香氤氲,采用现代工艺提取,自动真空灌封,并体现天然绿色和确切疗效。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制膏量就已达到上千份,“秋冬季节,来开膏方的越来越年轻化,膏方量一年年都在增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