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安徽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示范基地 > 安徽 > 行业广览 > 正文
  • 安徽卫计委主任:药招政策遭利益集团抵制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5-30 22:47:27
  • 核心提示:  “药品带量采购”是安徽省综合医改试点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这项措施将改变药品流通企业固有的利益格局,出台后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受到部分中、小药品流通企业

      “药品带量采购”是安徽省综合医改试点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这项措施将改变药品流通企业固有的利益格局,出台后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受到部分中、小药品流通企业的强烈抵触,有人前往省政府门前上访,也有媒体在改革措施尚未推行就发出质疑、批评报道。

      近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呼吁,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事态发展,谨防既得利益集团影响医改整体进程。

      药品带量采购是在省级集中招标确定中标药品生产企业和医保支付参考价格,全省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的基础上,由医院组成联合采购组织,发挥药品采购“量大”优势,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的举措。

      政策设计的初衷一是通过带量采购,医疗机构能够节约大量采购成本;二是减少流通环节,挤压药商用于促销的费用,遏制药品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三是约束医生临床用药的随意性,遏制不合理用药行为。

      此前,安徽省芜湖市试点实行药品带量采购后,4年中已挤压虚高药价利润空间4.35亿元,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前,芜湖市属8家公立医院与100余家药品配送企业进行合作,改革后逐步降至3家,药品配送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减少了药品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和药品价格,压缩了药企促销空间。

      目前,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数量多、销售半径短、流通成本高。由于组织化程度低,从药厂到患者,往往有6个~7个流通环节,每个环节层层加码,每个环节都要获利,药价居高不下。

      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1.3万余家药品批发企业,全国医药商业平均流通费率已达12%左右。而国外成熟市场药品流通环节一般只有2个~3个,流通费用率一般在4%左右,远低于国内。

      《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流通行业兼并重组、不断提高集中度的改革方向。随着药品带量采购的逐步推进,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将带动药品流通领域由多、小、散、乱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据了解,安徽省现有独立和非独立法人药企近600家。2014年,安徽省有275家配送企业参与县级公立医院配送,平均每家县级医院15家,城市公立医院20家~30家。实行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将触动医药领域原有流通模式,最终导致大量药品流通企业退出市场。

      此举触及了部分医药企业的既得利益,遭到医药企业强烈抵触不可避免。根据以往经验,药企会利用其经济优势,联合媒体、记者、网络大V、专家等,利用各种机会保护其既得利益,甚至会利用改革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否定带量采购政策,否定整个医改进程。

      据悉,今年湖南省推行以政府主导为主的药品招标采购中,在“砍价”挤掉药价虚高水分时,也引发了部分药企“上访”、围堵专家、集体“报复性弃标”等一连串不正常风波。

      于德志认为,改革中出现不同声音是正常的,但决不能作为阻滞改革的理由,更不能影响深化医改的整体进程。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带量采购,挤压药企促销空间,让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从以药养医回归“以技养医”,让医务人员回归“靠技术吃饭”,同时也促使医药流通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逐步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健康、合理的医药流通新格局。

      同时,政策在推进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尽最大努力做到积极稳妥,使改革措施更加完善。医疗机构与原来配送企业之间存在的药品债务矛盾,必须予以化解,避免处置不当激化矛盾;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和民众理解,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舆论氛围,避免出现不客观、不公正的新闻报道。对药品流通企业来讲,也要充分认识到这是市场变化、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努力适应医改带来采购形式的新变化和药企的归并重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