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炮制新法 > 正文
  • 川牛膝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0:52:03
  • 核心提示:王书林 陈丹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峨眉学院, 四川 成都 614201)

    川牛膝是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Kuan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 (2005版一部),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功效。用于经闭癥瘕
    王书林  陈丹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峨眉学院,  四川  成都  614201)
        川牛膝是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Kuan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  (2005版一部),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功效。用于经闭癥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川牛膝是著名的川产地道大宗药材,野生或栽培均有,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其中以主产四川雅安天全、金口河区产量最大,质量最佳。《川牛膝规范化种植研究》课题是2003年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由雅安三九承建,成都中医药大学峨眉学院主研,业已通过验收结题,经过几年的科学研究,在天全、金口河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经过若干项田间试验及实验室检测分析总结,提出了《川牛膝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l.1主要内容
        本标准操作规程是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制定的,规范了优质无公害川牛膝规范化种植的产地生态环境、生产环节、采收与初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质量标准等关键技术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川牛膝规范化种植的全过程,包含了基地选择、品种筛选、栽培(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包装及贮藏等内容。适用于天全县、金口河区及川牛膝主产区生产的基地建设和川牛膝商品生产、科研等。
    2  引用标准
    2.1 GB3095—19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2 GB9137—1988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2.3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2.4 GB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5 GB3838—1988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2.6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2.7《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
    2.8《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GAP)(2002年3月)
    2.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1年)
    3  名词术语
    3.l川牛膝
        系指被《中国药典》  (2005版一部)收载的、产自四川省天全、金口河等地道主产区及其四川适宜生态区的著名川产地道大宗主流优质药材的正品原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
    3.2农家肥料
        系指在川牛膝主产区收集的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经无害化处理后制备使用的各种肥料,是川牛膝绿色药材生产的基础肥料。
    3.3 sOP
        SOP系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的英文名称缩写。它是企业和种植基地者依据中药材GAP的规范,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根据不同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制定出的操作规程。
    4生产基地要求
    4.1基地选择
    4.1.1温度  川牛膝产区平均温度在11.3℃左右,大于10%的积温4 500%左右,最低温一5℃,最高温33.9℃。川牛膝生长期需要IO℃以上的积温4 000℃以上的土地上。
    4.1.2日照  川牛膝的种植土地要求选择向阳的地块,一般对光照要求必须全年的光照时数在1 000h以上。生育期日照时数大于300h。
    4.1.3降水  川牛膝生长期间要求降水量在1 500mm左右,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一90%。
    4.1.4海拔  在1 200—2 400m地区能够生长,以1 500—1 800m生长最好。
    4.1.5土壤条件  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湿润而排水良好,略带粘性的重壤土至中壤土为好。土质肥沃的土壤,耕层不得浅于30.Ocm,土壤有机质不得少于25—45g.kg一,含全氮不得少于1.2—2g.kg一,速效磷不得少于200—1 000mg.kg一,速效钾不得少于5—2g.ks一,pH为5.5~6。土壤农药残留量BHC<0.1mg.kg一;DDT<O.1mg.kg一1须轮作。
    4.1.6基地土质、水质、大气质量标准  基地环境质量须委托省级以上有环境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GB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要求达到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要求必须符合GB3095—19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要求。
    5物种类型
    5.1种质资源
        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与《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收载类型一致。
    5.2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全体被疏或较密的柔毛。鲜时根皮近白色,圆柱形,干后呈灰褐色或黄棕色,质柔韧,不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长约0.5~1.5cm,密生长糙毛。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少有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一般长6~llcm,宽2~5cm,全缘,上表面绿色,贴生长糙毛,下表面白绿色,毛较密。3—6次二歧聚散花序,小花密集成近圆球形,干后近白色或淡绿色,膜质,直径1—3cm,呈交互对生排列于枝顶部。能育花的花被片5枚,内3枚较短,外2枚长约5~6cm,舟状,具刺尖头,有时刺端呈钩状,退化雄蕊与发育雄蕊间隙而生。子房圆筒形或倒卵形,花柱长约1.5mm,宿存,柱头头状。种子椭圆形,透镜状,长1.5-2mm,带红色,光亮。
    6  栽培及生产管理
    6.l选地与整地
        宜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而略带粘性的壤土栽培,以向阳的缓坡地最好。
        在9—10月下雪之前深翻30—40cm;经冬季休闲熟化后,次年清明节前后,撒生石灰适量,再耕地一遍,拣去石块和未腐烂草根,耙细整平,作宽120—130cm的高畦。排水良好者可作平畦。
    6.2播种
    6.2.1种子选择与处理  播种前应鉴定种子发芽率,以确定播种量。传统的做法是将种子丢人火盆中,听其爆炸声便能统计出生活力。现代的做法:一是随机抽取100粒种子,置于手掌中,搓出种仁观察,饱满、无虫害者能发芽,瘪粒、空壳、坏的种子不能发芽,从而计算出发芽率;二是采用培养箱发芽试验测定。一般每公顷用种量为7.5—11.25kg。拌种即按0.5kg种子混合草木灰100kg,加灭菌灵lOg,充分混和拌匀,备用。
    6.2.2播种期  一般以清明、谷雨前后(整地后约10d)播种为宜。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冰雪融化时间不一致,海拔低的地区可早些,海拔高的地区可晚些。
    6.2.3播种密度  穴播按行株距约30cm×20cm挖坑,条播按行距25—30cm开横沟,沟宽10cm,深3~5cm,均匀撒人拌灰种子,不覆土。
    6.2.4播种方法  可用穴播或条播,以穴播为好。
    6.3田间管理
    6.3.1间苗与补苗.第1次在苗高5—6cm时进行,穴播每穴留苗4—6株,条播的每隔4~5cm留苗1株。第2次间苗,在苗高约lOcm时进行,每穴留苗3—4株,条播的每隔8一lOom留苗1株。间苗时,缺苗的应补苗,间苗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
    6.3.2中耕除草和培土  结合间苗和定苗中耕除草两次,中耕宜浅。苗高3cm时,进行第1次锄草;苗高6cm时,可进行间苗和除草,株距6cm;以后视杂草等情况再中耕除草1—2次。封垄后不再中耕,发现杂草及时拔除均可。
    6.3.3追肥  每次中耕除草,应结合追肥。每年第1次和第2次在中耕后追肥,每公顷施腐熟粪水22.5-30t,可用腐熟饼肥750—1 500kg或尿素45-60kg兑水15—22.5t。最后一次在6月中耕前施肥,施腐熟肥或专用肥,肥量同前,施后培土。
    6.3.4拔除混杂植株  发现田间混杂有杂交牛膝、麻牛膝植株要及时彻底拔除,以免产生自然飞粉杂交,影响川牛膝质量。
    6.4病虫害防治
    6.4.1川牛膝主要病害  (1)白锈病[Albugo achy—ranthis(P.Henn.)Miyabe.]6—8月发生,叶背面产生白色疱状病斑、稍隆起,当病斑破裂会散出白色粉状物。(2)黑头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由于根头覆土太薄,冬季受冻害根头发黑腐烂,严重的根部完全腐烂,植株死亡;受冻较轻的根头部分腐烂,次年春季也能发芽出苗,但生长较差。(3)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多发生在低海拔地区。5月开始发生,线虫侵入根部吸取汁液,形成许多根瘤,植株发黄、萎蔫,影响生长,甚至全株死亡。
    6.4.2川牛膝主要虫害  (1)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5—6月发生,将叶咬成小孔。(2)红蜘蛛、蛴螬、山鼠。
    6.4.3病虫害防治  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农药的使用应遵循《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农业防治:秋末或冬初培土防冻;注意排水防涝;清洁田园和土壤消毒。
        大猿叶虫的防治:用40%乐果1 0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杀。
        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用丙线磷或苯线磷或硫一磷;用10%的颗粒剂,每公顷有效成分6—9kg,在中耕时拌细土沟施或撒施。
        白锈病的防治: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5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
    7  采收与加工
    7.l最佳采收期
        播种后3~4年的10月15日左右的20d内为最佳收获期。
    7.2采收与加工
        用长锄挖起,抖去泥土,将鲜根砍去芦头,剪去须根,用小刀削下侧根,使主根、侧根均成单支。然后按根条大小分级,捆扎成小束,立即于坑上用无烟煤微火烘炕或置日光下曝晒,半干时堆闷发汗数日,回润后再继续烘炕或晒干。炕时需用微火。干燥至85%后打捆成件,传统做法是用草席包裹,置阴凉干燥处贮藏,亦可采用红外线烘干储藏。3年生每公顷干根产量2 250—3 000kg,4年生3 000—3 750kg,高产可达7 500—9 000kg。
    8  质量标准
    8.1性状
        天全川牛膝药材根呈圆柱形,微扭曲,偶有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表面棕黄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及侧根痕,散在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多膨大,有时残留根茎和茎基。质坚韧,不易折断,切断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多数淡黄色小点,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稍甜,微苦。以根粗壮、分枝少、无芦头、质坚韧、断面黄色、纤维少者为佳。
        一等:呈曲直不一的单一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质柔韧。断面棕色或黄白色,有筋脉点。上中部直径18cm以上。味甘微苦。
        二等:上中部直径1.0cm以上,余同一等。
        三等:上中部直径1.0cm以下,但不小于0.4cm,长短不限。余同二等。
    8.2鉴别
    8.2.1显微鉴别  横截面木栓层细胞15—20列。栓内层细胞数列。皮层狭窄。中柱大,有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3—8轮同心环;维管束外韧型;无束间形成层。木质部由导管及木纤维组成,强烈木化。中央有正常维管束,初生木质部二原型。
        粉末棕灰色;导管多为梯网纹,少数为具缘纹孔,纤维有斜形单纹孔,均强烈木化;薄壁细胞碎片及成团或散在的草酸钙砂晶;棕色的木栓细胞碎片。
    8.2.2理化鉴定  根的断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取粉末,滴加冰醋酸及浓硫酸,显紫红色。
    8.3检查
    8.3.1水分按《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水分测定法(附录IX H第一法)测定,不得超过16.O%。
    8.3.2总灰分  按《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灰分测定法(附录IX K总灰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超过8.O%。
    8.3.3酸不溶性灰分  按《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灰分测定法(附录IX K酸不溶页)性灰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过1.5%。
    8.3.4重金属及砷盐  重金属铅、镉、汞及砷分别按GB/T5009的12、15、17、11检测。铅不得过5.0mg.kg一1镉不得过O.3mg.kg一1汞不得过0.2mg.kg一1砷不得过2.0mg.kg一1
    8.3.5有机氯农药残留  川牛膝农残按GB/T5009.19检测。DDT不得过0.1 m旷kg,BHC不得过O.1mm/kg.
    8.3.6微生物限度  按《中国药典》  (2005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XIII C)检查。川牛膝中霉菌限量不得过100个.g一1大肠杆菌限量不得过30个(100g)一1细菌总数限量不得过3X 104。(100g)一1活螨的限度不得过20个(100g)一1
    8.4浸出物测定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附录X A)测定,不得少于65.0%。
    8.5含量测定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牛膝多糖,其含量不得少于50%。
    9包装与贮藏
    9.l包装
        包装材料应洁净、干燥、无污染、无异味,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传统多用聚乙烯、麻袋、塑料尼龙等,但以聚乙烯包装为好。
        产品标志使用GAP绿色标志,注明“GAP产品”。每件包装上应标明:品名、规格、等级、净重、毛重、批号、生产单位、执行标准、包装日期、质量检验合格证等。
    9.2贮藏
        本产品产地加工与包装好后,应存在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的仓库中。水分超过16.O%的川牛膝不得入库。库房应有专人管理,防潮、防霉变、防虫蛀。
    9.3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遇阴雨天应严防雨防潮。运輸时严禁与可能污染其品质的货物混装。
    〈中国现代中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