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五十华诞的大喜日子。吉林省政协主席王国发,省委常委、副省长房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一同前来祝贺,省政府十几个相关部门和长春市的领导出席庆典仪式,并为综合楼一期工程落成剪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该院所做出的成绩。
医院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有过曾经的辉煌,也经历过坎坷,如今它再次展翅,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跨越。
建设学习型、和谐型、研究型现代化中医医院
2006年5月,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制定了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专科特长,体现时代特点,提高综合实力”的“三特一提高”办院方针,以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工作重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医疗市场竞争,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为切入点,加强医院管理,强化内涵建设,积极实施和推进“三名三进”战略,使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步提高,医院向学习型、和谐型、研究型现代化中医医院建设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2007年,该院总收入1.54亿元,比2006年增长18%,其中业务收入增长30%,住院人次达到8905人,门诊484791人次,分别比2006年增长13.8%和3%,床位使用率100%。
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助理、附属医院院长宋柏林告诉记者,今年医院的总收入达到2.6亿元绝对没有问题。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对于能在上任一年后取得如此佳绩,宋院长认为最重要的是机制。
新班子积极深化医院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本着突出中医特色的原则,整合院内医疗资源,对科室布局进行了调整。扩大了国家级重点专科脑病科,扩建了针灸推拿科疗区,组建了中医“治未病”中心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成为了医院显著的效益增长点。
在分配制度上,该院调整了经济核算方案和奖金分配办法,使多劳多得、效率优先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宋院长说,中医院没有那么多的手术收入,要上坡,就要一个人干两三个人的活儿。
向管理要效益,是新班子的第二招。医院注重发挥领导班子核心作用,培养各级干部自觉树立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超前工作。在医院重大问题上广泛发扬民主,征求科室和职工意见后,由院班子集体研究确定,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医院重新修订和编印了各项规章制度,出台了《医院精神文明及行风建设奖惩办法》等,加大了检查和行政查房力度,狠抓制度落实,推动了综合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迈进。医院还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并推出多项保证措施,开展效果综合评价,使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强化内涵,促进专科整体医疗水平稳步提高
宋院长认为,该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还源于50年打造出的过硬的人才队伍、特色鲜明的专科和强大的科研实力,这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
两年来,医院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内涵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特别是实施“名科”战略,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使各项医疗工作向纵深发展。现在该院已建成了7个国家重点专科专病、6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形成了一大批中医药技术含量高、特色浓郁的优势专科群。
在专科专病建设上,医院政策倾斜重点专科;成立了院长任组长的专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给予相应配套资金,积极引进仪器设备,扩大疗区,增加病床。在人才培养上,选派中青年业务骨干进修深造和参加学术活动,培养后备学科带头人,使重点专科(专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目前,医院各专科(专病)均已形成独特的诊疗规范。
医院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引进国内领先诊疗技术,促进专科整体医疗水平稳步提高,去年共引进新技术新项目23项;以科研促专科发展,支持和鼓励医务人员投身专科(专病)的临床和科研,对年度新技术、新疗法进行评选表彰,给予设备购置和网络建设支持。
以文化建设引领医院发展
医院尤其重视弘扬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推行了“全员参与、全过程体现、全方位实施”的“三全”优质服务,落实医院“入院接、检查陪、诊疗巡、出院送、回家访”的“十五字服务准则”,推出了20余项便民利民措施和10项承诺,极大地方便了患者。还通过组织精神文明及行风建设知识考试,开展“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展示白衣天使形象”竞赛和有奖征文活动、礼仪知识培训等,强化全员医德医风教育。
此外,还启动了“一攻三进” 工程(即攻中医专科专病,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组织开展了大型义诊活动,选派专家前往镇赉等地进行支援和帮扶,送适宜技术下乡;组织医务人员走进社区,进行中医药防治疾病知识宣讲,开展义务诊疗活动,为社区群众进行健康体检,指导患者用药,受到了当地医院、农民兄弟、社区居民的欢迎。
去年,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等领导先后到医院进行调研,对该院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中医药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在8月18日举行的医院50周年庆典仪式上,房俐副省长盛赞该院汇聚了在全国和省内有较高影响的一大批名医名师,形成了一批在全国位居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专科,原创出了一批特色突出的中医药治疗技术和方法,获得了一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重大科研成果,在保障群众健康、促进和带动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认为,该院现已成为在全省同行业中领先、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中医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迅速提升,带动了全省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专科专病建设、实施“三名三进”战略、国际中医药合作和中医临床研究领域为国家发挥了示范作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