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大学龄前附属光医院,作为七五期间国家中医院管理局在全国遴选的七所中医医院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观念更新带动医学科研的实践创新,抓住重点难点。组织力量,集中攻关,取得突破,使原有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同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续推进,致力于学科建设。把改革创新引向深入,融临床、教学、科研于一炉。使全体员工的事业性、责任感普遍增加,呈现出一派硕果累累,英才辈出,老树新花,精彩纷呈的生动局面,使中医药学这一伟大宝库得到继承和发扬,引起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
一、发扬中医特色。彰显学科优势
中医肝病科由上海市名中医王灵台教授任学科带头人,率先以“补肾法”为主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疗效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经过30多年的积累创新.在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专科特色。
肾病科作为中管局重点学科、上海市中医肾病医疗中心,在留日博士、上海市名中医郑平东教授的带领下,以培补脾肾、扶正泻浊法治疗尿毒症,达到一定的水平。经几代人齐心协力,在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肾性血尿、尿毒症等的治疗上独树一帜。
中医骨伤科由申城近代中医骨伤科世家“石氏伤科”的第三代传人、上海市名中医石印玉教授领衔,秉承具有130年历史的“石氏伤科”治伤理论和经验,诊治各类骨伤的疑难病症,具有鲜明的石氏伤科传统特色。
急诊科在上海市名中医王左教授主持下,开创了中医治疗急重症的一代先河,“平哮液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奖。现任科主任熊旭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方面。降低了临床死亡率。改变了“中医慢郎中”的形象。
医院中药制剂研究室按照GMP标准,自行研制荆银合剂、肾衰冲剂、化痰净、外八煎、丹岑逍遥煎等中药特色制剂115种,为中药剂型改革探索新路。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诊疗中心,由上海市名中医严世芸教授担任学科负责人,综合了曙光胸心外科和心内科的中西医诊疗力量,建立起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全方位治疗体系。
柏氏肛肠科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医疗规模最大、中药院内制剂最多、床位数量最多、就诊病人数最多的科室,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传统中医诊疗中心,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原创性地打破现行西医行科的体系。跨学科地将中医内科、针灸、推拿、康复等学科整合在一起,在临床中依照传统中医整体化的诊病特点,突破专科限制,范围涉及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等各科病种,在治疗上,除了应用中药汤剂和针剂以外,综合针灸、推拿、熏洗、敷贴、气罐、食疗、情志疗法、康复等治疗手段,遵循“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多中少西”的原则。着力于发挥中医优势。
针刺麻醉科,在脑外科、心胸外科、骨伤科、妇科、普外科等多个科室开展300余例针麻手术,均获得成功。
“曙光医院名医诊疗中心”.集海上名医一堂,为患者提供优质、高层次的中医诊疗服务。现共有著名专家(包括全国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73名,其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沪上发扬海派中医医学特色的一个亮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