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质量,创健康服务
宝安区中医院坚持走以中医为主的发展道路,狠抓医疗质量,以质量促效益,完善各项质控制度,不断完善医院各项医疗服务体制,促进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比如医教科、护理部每月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提高医护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医院还加大专科建设力度,以打造“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为重点,将康复科建设成中医院的品牌科室。此外,医院改善、美化、亮化就医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
科研先行,建高素质队伍
“名院、名科、名医”是宝安区中医工作的战略,医院一直重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对专科建设给予人、财、物的政策倾斜和支持,使其产生规模效应和规模效益,真正为社区居民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诊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根据宝安区中医发展的方向,宝安区中医院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所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中医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现代化中医院,成为深圳西部区域中医药事业龙头。为实现这一目标,医院将从改善医疗服务环境着手,目前,中医住院大楼的建设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力争三年内将建成投入使用,使该院床位增至500张左右。
推进科教兴院是医院发展的准绳,医院以医疗质量为保证的同时,积极创建教学医院,促进医教相长并加大科研力度。医院形成即定制度,每周进行业务教学查房及教学病历讨论,并定期对医院的实习生、见习生进行科内小讲课、院内大讲课;定期邀请院外专家来医院进行教学查房,指导临床工作,切实提高医院住院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医院及时完善硬件设施,搞好基础建设,同时积极引进各科人才,硬件、软件设施都得到不断完善。近三年医院共获得省级科研课题9项,市级科研课题11项,区级科研课题27项;国家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184篇,专著3部。三年接收实习、见习生700余人次。今年的目标是年底通过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的评审,2008年开始创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该院院长林晓生说,开展创建教学医院活动,对于推进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教学水平、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有很大帮助。现在医院之间最大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希望借创建广外I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的机会,得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帮、扶、带等支持,争取在今年底、明年初能顺利通过教学医院的评审,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以至非直属附属医院。同时借创建教学医院促进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医院临床、教学、科研水平,为宝安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创建中医药强市、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专科特色,兴绿色医疗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是广东省“百家文明”中医院,2004年获深圳市政府颁发的“绿色医院”荣誉称号。宝安区中医院康复科规模在深圳较突出。以中医针灸、推拿等多种传统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中医康复科,为宝安区重点专科、深圳市首批特色专科。康复科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
骨伤科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运用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汇集中国传统医学精髓,嫁接高科技现代医疗技术,开展了关节镜等微创手术,临床疗效显著。
宝安区中医院妇科是该院的重点专科。该科突出中医特色,采用中西医结合,经内服、外敷、冲洗、灌肠、坐浴、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诊治不孕症、妊娠恶阻、月经失调、痛经、闭经、子宫脱垂、阴痒、瘕瘕、胎动不安、胎漏、带.下病等疾病取得很好效果。除了运用中医中药保胎外,该科以不孕症、盆腔炎、妇科肿瘤等为主攻方向,并加强中医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和研究。中西医结合,开展如卵巢囊肿剥除术、输卵管伞端造口术、异位妊娠术、腹腔镜手术等。
信息化建设,树医院文化
宝安区中医院一直秉承“竭诚为病人提供一流医疗服务,廉洁行医、文明:医”的宗旨,把前来就诊的患者当作亲人,树立“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优质服务理念,以真心、爱心、关心竭诚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微笑服务。
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办事效率,节约办公成本,摆脱以前由于下发文件而浪费大批量纸张的现象,加强执行力建设,医院启动全院自动化办公系统。该院自2005年10月全面更新信息化系统以来,特别是诊疗卡系统、医生工作站的启用,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患者对医院服务更加满意。
数字化医院建设不仅使该院医护工作效率更高,减少了重复劳动,而且由于病人基本信息的共享,病历模板和医嘱组套的应用,处方及各种检查检验申请单、报告单、医嘱执行单、输液卡片等的自动打印,还大大减少了人为差错。同时所有医生运用电子处方,规范了医生的处方行为,优化了就医流程、缩短了看病时间,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经过两年时间,现在该院信息化建设已处于宝安区领先水平,在全市同行内影响力亦较大。
此外,宝安区中医院还鼓励药师对处方“指手画脚”,医生对病人用了不该用的药,病情好转未及时停药…凡是不合理的用药,如今在宝安区中医院都有可能遭到“公示”。这是该院一项新举措一对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开展点评工作,进一步防范医疗风险,控制不合理用药,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两年来,他们的做法得到了医生与患者的充分认可,患者得到了实惠,医生与药师之间配合更加默契、高效。
宝安区中医院还十分注重医院的文化建设,院报是院领导、员工交流的平台,也是医生争论学术问题的平台。医院还针对医患之间的关系,创办了《杏林之春》报纸,方便了医患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医生和患者之间距离。在医院的文化长廊中也处处体现中医文化特色,医学、康复、中药知识以生动的图画和文字形式向患者传播着健康理念。此外,针对医院的发展情况,宝安区中医院还定期举办一些学术论坛,如岐黄论坛、医院发展论坛,在这样的论坛中大家畅所欲言,共谋中医发展之路。
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给百姓实惠
2006年6月下旬,宝安区中医院第三家社康中心——宝文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开业。该社康中心为附近7万社区居民、工厂员工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一般的感冒发烧、头痛肚痛,不用进大医院,就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而且医药费用非常低廉,真正做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
传统中医中药在深圳民间有着良好的口碑,居民对中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扩大中医的覆盖面,推进“中医药进社区”是顺应民心之举。中医采用“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最适合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及流动人群。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充分体现传统中医整体的、自然的、副作用小的、简便易行的绿色医疗理念,充分发挥“简、便、验、廉”的学科优势,在满足市民健康需求的同时,还将推动中医中药的快速普及。
宝安区中医院的康复科优势,也在社康中心得到充分的体现。如宝文社康服务中心就设置了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社区康复保健中心,该中心是目前宝安区综合规模最大、环境最好、技术最专业的康复保健中心,以传统中医药为特色,将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及养生健体、防病治病完美结合,将中医适宜技术充分运用到社区,主要以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为服务对象,为广大社区群众提供便利的康复保健服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深圳多数市民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且由于汽车、电脑等普及,导致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状态人群也迅猛增加。而中医讲究治“未病”,对健康人群和亚健康
宝安区中医院的康复科优势,也在社康中心得到充分的体现。如宝文社康服务中心就设置了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社区康复保健中心,该中心是目前宝安区综合规模最大、环境最好、技术最专业的康复保健中心,以传统中医药为特色,将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及养生健体、防病治病完美结合,将中医适宜技术充分运用到社区,主要以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为服务对象,为广大社区群众提供便利的康复保健服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深圳多数市民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且由于汽车、电脑等普及,导致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状态人群也迅猛增加。而中医讲究治“未病”,对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保健都有一套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慢性病、老年病和保健养生都有很好的疗效。中医药进社区,在群众喜欢的汤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理疗、非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家庭护理等适宜项目上有很好的疗效,顺应了群众的要求。为了让中医惠及更多的老百姓,宝安区中医院还将陆续开设两三个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康中心,真正使中医中药延伸到社区的各个角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