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品牌经营 > 正文
  • 关于中药品牌的战略管理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08 21:02:24
  • 核心提示: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发展而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为核心而进行的围绕企业及其产品品牌展开的一系列行动、方法和决策。充分利用一切优势和机会,或规避劣势和威胁,以有效地管理和发展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发展而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为核心而进行的围绕企业及其产品品牌展开的一系列行动、方法和决策。充分利用一切优势和机会,或规避劣势和威胁,以有效地管理和发展品牌,完成企业制定的生产经营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中药品牌曾有着悠久历史和强大的影响力,如“同仁堂“、“胡庆余堂”等品牌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和认可。入世后,中药产业成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和国外药业公司相抗衡的行业。但我国中药产业的品牌现状却不尽人意,因此加强国内中药品牌的战略管理已势在必行。我国要实施“中药现代化“和“中药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就要努力实施中药的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有较大影响、较强竞争力和较广市场覆盖面的世界名优中药品牌。可见,加强中药品牌的战略管理对中药企业本身乃至整个中药产业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1  当前我国中药品牌战略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尽管有些企业确立了实施品牌战略的目标,但要真正做精、做强、做大品牌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当前中药品牌管理还存在一些误区:

     

        (1)观念误区。产品竞争和品牌竞争分属市场竞争的两个不同层面,一种产品也许可能很快被竞争者超越,而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则可以通过企业的形象及其产品的源源不断而长盛不衰。因此,如果企业只停留在卖产品的层面,而不能站到经营品牌的高度,那么不要多久就会失去竞争优势。由于很多中药企业缺乏全面的市场观念和品牌经营观,不能站在品牌的高度做市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战略规划,致使其营销决策随意,产品的市场推广呈盲目性。

     

        (2)营销误区。一些企业简单地认为,品牌是靠广告打出来的,只要做好产品广告宣传促销就行了,品牌好不好、强不强,并不看重,甚至一味追求采用回扣的方式提高其产品销量。其实广告促销只能产生产品的高知名度,而高知名度并不等于严格意义上的品牌,因为除了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品牌联想等同样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知名度不应成为企业发展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强势的广告宣传并不是品牌建设的唯一途径,甚至不是一条优良的途径。

     

    (3)运作误区。许多企业已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但在具体运作中却时常急功近利,认为做品牌就是做广告,做品牌就是做销量,做品牌就是做承诺等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结果,往往导致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品牌联想等其他要素缺少,最终导致品牌的崩溃。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品牌资产的扩大与积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要结合自身实际和产品的特点,把品牌建设作为企业的生命线,把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定位到最佳点。

     

    2实施中药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目前全球中药(含植物药)年产销量大约在200亿美元左右,而我国国内中药年产销量仅为50亿美元左右,生产企业则多达1 000余家,其中多数为生产条件和技术均较差的中小型企业,各生产企业各自为营,相互封锁割据,造成了大量资源、资金、人才、设备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因此,当前我国仅是一个中药大国而非中药强国。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应采取必要的策略和措施,对现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为此,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一些策略来实现目标,尤其要引导和规范各中药生产企业发展自己的有竞争力的品牌。随着中国人世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品牌作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统一体,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的竞争要求中药行业对其品牌管理施以新的思路,使中药品牌在国际竞争中长盛不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扩张策略

        中国中药业目前品种数量过多而经济规模普遍较差,因此运用资本的力量拓展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就应成为一些企业的首选策略。就目前情况来看,应以基础较好的几个强势品牌为依托,企业间进行强强联合、多家联合、跨省联合,通过企业间的合并与重组,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强有力的企业集团,在此基础上实现品牌的扩张,即以企业规模的扩张带动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如深圳三九药业集团收购数家中药企业,以企业联合重组,塑造“三九“强势品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整顿策略

        中国中药业90%以上都是小规模的企业,生产与经营十分分散,无论是从企业规模还是从品牌规模而言,中国中药企业都难以同国外大公司相抗衡。目前中国中药品牌的总体现状可以用“多、杂、弱“三个字来概括:“多”是指中药牌号多,企业多;“杂“是指品牌形象杂;“弱“是指品牌能力弱。为此,国家通过GMP认证工作,淘汰一些生产管理条件差的企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集约化生产,促使经济规模趋向合理,也推进中药品牌的整顿和管理。这是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应该坚持下去。

     

    摘自《中国药业》文/徐柏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