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糕不含阿胶,牛皮骡马皮熬制假冒阿胶标称千元驴皮胶——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山东省东阿县一些阿胶厂家用牛皮下脚料甚至骡马皮做原料来生产阿胶。我国对阿胶食品并没有规定阿胶的含量标准,最终这些假冒劣质的阿胶糕,堂而皇之通过电商渠道流入市场。
众所周知,阿胶是保健佳品。要达到补血的预期效果,其前提就是必须服用真品。我国药典明确规定,驴皮熬制的阿胶,有补血滋阴润燥功效。其他动物毛皮熬胶功效各不相同。在确保驴皮原料的可靠性上,不容马虎。
随着近年来中医养生势头的兴起,阿胶市场趋向火爆,日益旺盛的消费需求跟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凸显。山东阿胶行业协会根据100多家阿胶生产企业的年生产量报表推算,阿胶年总产量至少在5000吨以上。据此估算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而国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即使加上驴皮进口量,全年可产阿胶总量也就3000多吨。按照业内的说法,“一张驴皮价格2000元至3000元之间,而一张马、骡子皮才200元,猪皮和下脚料就更便宜。”
正因为此,一些企业为牟利,用牛、猪、马皮或其他下脚料炮制的伪劣阿胶纷纷面世,在给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和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同时,也严重挫伤了阿胶品牌。
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无良企业的急功近利。驴的繁殖难、周期长、见效慢,有知名阿胶企业为解决驴皮原料紧张,与农户合作进行规模化养殖,但一些利欲薰心的企业显然没有这份耐心,为牟取暴利而拿牛猪马当“驴”使。另一方面,众多企业一哄而上生产各种品质良莠不齐的阿胶制品,也跟产业门槛过低和质量标准不规范有关。按照原卫生部的有关规定,阿胶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即“药食同源”。作为药品,阿胶在《药典》中有标准规定,而作为食品以及保健品,阿胶类制品目前尚缺乏国家标准,这给无良企业以次充好提供了可乘之隙。
阿胶市场混乱,已非一朝一夕之事,阿胶原料与产品都存在“鉴定难”问题,传统鉴定方法受到挑战,掺假阿胶产品繁多,药典鉴定方法滞后,跟不上造假技术。
因此,扶正阿胶品牌需要监管与扶持并举。一方面,针对假冒阿胶盛行,可以通过建立食品追溯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已有企业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可溯源的全产业链模式,甚至还将DNA分子鉴定技术应用到驴皮原料把控、阿胶成品检测,让消费者有据可查。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阿胶产品的原料驴皮、阿胶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产品的质量鉴定等问题,不仅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食用,还将推动国内阿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规范混乱失序的阿胶行业,不能仅寄望于行业内部自查自纠自律,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也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加快查处制假售假行为,严惩制假售假者。尤为重要的是,需要国家加大力度扶持原料源头——养驴业,加大对养驴业的扶持力度,给予其与养殖牛羊一样的补贴扶持,抑或能缓和阿胶原料的供给矛盾,从而有助于阿胶市场走出乱象。
唯有让监管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方能减少“牛皮阿胶”“马皮阿胶”。如此,拥有三千年历史的阿胶行业也就一定能拨云见日,健康发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