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媒体聚焦 > 正文
  • 买卖卫生院应基于公众利益

  • 来源:中华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0-10-29 08:31:00
  • 核心提示:  浙江杭州余杭区政府宣布,斥资3亿元将28家卫生院全部由政府财政收回。对此,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国敬表示:巨资回购,政府不仅想买回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也想买回全民的健康。

      当年7500万元出售的卫生院,如今
      浙江杭州余杭区政府宣布,斥资3亿元将28家卫生院全部由政府财政收回。对此,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国敬表示:巨资回购,政府不仅想买回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也想买回全民的健康。

      当年7500万元出售的卫生院,如今却要花3个亿才能买回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浙江杭州余杭区政府的这笔买卖,的确是相当不划算。

      不过,假如就此埋怨余杭区政府没有远见,恐怕也不合适。事实上,那时基层卫生院更多地被视为“包袱”,而且又恰逢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出售”卫生院似乎也应时应景,甚至还是勇于改革的明智之举。

      至少,当时的确是让管理部门甩了“包袱”,而众多难以生存的卫生院在私人股东的介入之后也出现了转机,约1/3的卫生院有了盈余就是明证。

      然而,卫生院出现的盈余,是不是说明了卫生院有了市场竞争力,是不是意味着卫生院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是不是卫生院创建出了自己的特色,都需要打上个问号。

      赢利是最大的动力所在。为提高效益,卫生院可以充分发挥特色,提高服务水平,也可以靠开“大处方”来赢利。为降低成本,卫生院可以发扬中医药“简便验廉”的长处,也可以在卫生院的硬件设施、药品和人员培训上斤斤计较。同样盈利的卫生院,对于民众而言却有着天壤之别。不能单单以经济效益判断一个卫生院的优劣,应该是管理部门确立的标准。

      笔者以为,保障基层医疗服务的供给是政府的责任,当管理机构把基层医疗机构当作“包袱”抛开时,也就放弃了本该担负的责任。盈利的卫生院并未满足公众的需求,正是“甩包袱”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甩了不该甩的包袱,自然要付出代价。

      事实上,尽管政府花3亿回购当年7500万出售的卫生院,是想买回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也想买回全民的健康。但是,这话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政府对于卫生院的规划、建设、发展如何落实;政府回购了卫生院能不能消灭“大处方”;能不能真的让市民得实惠,并真正为全民健康“埋单”,都需要在承诺之后完成很多实际的工作。

      无论如何,基层卫生院的出售与回购都应以公众的健康作为出发点,而不应是一场随心所欲的资产整合游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