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媒体聚焦 > 正文
  • 中医院,姓“中”才有出路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12-04 14:20:00
  • 核心提示:  尽管全国中医院有35%收不抵支、发展困难,但是,近年来,全国涌现出的一大批管理好、效益佳、中医药特色明显的中医院,都证明中医院完全能够靠中医药吃饭。  CT、核磁共振等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并没有贴上西医的标签。关

      尽管全国中医院有35%收不抵支、发展困难,但是,近年来,全国涌现出的一大批管理好、效益佳、中医药特色明显的中医院,都证明中医院完全能够靠中医药吃饭。

      CT、核磁共振等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并没有贴上西医的标签。关键在于怎么用,若用中医理论指导诊疗,就不是西化。

      临床疗效是中医院的生命线,而突破口在重点专科。

     

      “没有中医药特色,中医院就失去立院之本,没有出路。”日前,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院长论坛”上,全国400多位中医院院长和中医药专家达成共识,并就“中医医院建设如何保持中医药特色”,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互动。

      中医不转行就没饭吃?

      “薄利多销也能保证经济效益”

      据了解,35%的中医院经费不足,收不抵支,发展困难。在记者以前的采访中,很多中医院院长和专家都归因于中医药服务的廉价。

      比如,1999年北京制定的中医骨折复位收费标准只有1项,仅为80元,而西医创伤骨折手术收费有数十项,标准按不同类型医院从245元到1186元不等。

      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医院放弃了中医治疗技术,转而抛开辨证施治,向患者推荐“挣钱多”的西医仪器治疗以及手术等,甚至一些中医院院长喊出“中医院靠中医药没饭吃。”

      果真如此吗?

      “薄利多销也能保证经济效益。但条件是中医院的疗效好、特色真,”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说。

      近年来,全国涌现出的一大批管理好、效益佳、中医药优势明显的中医院,都证明“中医院靠中医药没饭吃”是谬论。

      比如,广东省中医院每天门诊约16000人次,每天调剂处方2.5万余张,中药处方比例达83.9%,中药饮片使用量达8.8吨/日。而江苏省中医院每天门诊约10000人次,门诊中医药治疗率达92.2%。

      “特色上去了,一盘棋就活了,业务量就会上去,经济效益也上去了。一个医院自身不发展,光靠向上级要经费,或者靠勒紧老百姓的裤腰带,这个医院是没有出路的,最终会走向一条死路!”来自北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陈珞珈说。

      引入先进仪器就等于西化?

      “用中医理论指导诊疗,就不是西化”

      然而,细观察一些中医院,同样用现代医学的先进设备给患者诊疗,药房里也有西药,并引进了西医人才,这被很多业内人士谴责为“西化”。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中医院学习引入先进的西医诊疗技术手段后,中医特色优势将会逐渐丧失,最终被西化。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就要与西医学绝缘。全程应用纯中医手段对疾病进行诊疗,才能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

      与会院长反对这种看法。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刘沈林认为,中医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引进现代技术不等于“西化”。

      深圳中医院院长杨卓欣表示,中医院与科技同行,诊断要让病人明白,这不仅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更是病人的要求。

      吕玉波指出,中医药可以在治疗的全过程发挥作用,也可以在某个阶段、某个环节发挥作用。引进现代理念、方法、技术,不会使中医阵地缩小,反而使中医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

      对此,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CT、核磁共振等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并没有贴上西医的标签,“关键在于怎么用,若用中医理论指导诊疗,就不是西化。若没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仅靠先进设备来赚钱,那中医院就不姓‘中’。”

      如何让中医院姓“中”?

      “临床疗效是中医院的生命线”

      如何让中医院姓“中”,全国中医院院长一直在探索。他们认为,“临床疗效是中医院的生命线,而突破口在重点专科。”

      那么谁来保障中医院的生命线呢?与会院长们都一致呼吁全力培养名中医。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指出,培养名中医要注重中医传承,打破知识壁垒,造就中医大家。

      “但是,现在中医传承中存在两个瓶颈,即无法将个人知识充分转化为组织知识,名老中医的隐性知识未能充分显性化。”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院长张琪说。

      因此,引进知识管理来解决传承中遇到的问题成为两位管理者共同的选择。她们建议抓好“名医工作室”的传承作用,建设共享文化,借助信息手段,比如网上虚拟社区?、名医经验诊疗数据库等,建设知识管理系列平台,实现中医传承工具多元化。

      “名医工作室和名医工作站是目前最好的中医师承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石学敏认为,近年来中医师承工作颇有成绩,对于中医重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挖掘程度大大加深,中医的学科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此外,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突破口在于重点专科。“专科专病建设已成为中医院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杭州市中医院院长杨勇说。

      据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任崔咏梅介绍,2008年654个专科建设单位,围绕122个主攻病种梳理出了1600余份诊疗方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郑锦非常重视专科建设。她说:“这有利于中医院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该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重点研究恶性肿瘤、骨退行性病变的基地。

      “中医药特色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医疗服务上,更体现在治未病上。建议国家建设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浙江省中医院院长宋康说。

      那么,管理层将在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上扮演什么角色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说,若公立中医院没有中医药特色优势,那么就没有政府项目、资金的支持。具体工作则要探索建立监管制度,实行目标管理,把实现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要求制定成具体且可量化的内容,分解到各部门和个人的目标中。(姜赟)

      以上转自《 人民日报 》 2009年11月16日12 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