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强调,根据当前疫情发展的特点、趋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下一阶段要在内防扩散、外堵输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预防措施,严控社区传播,加强重症救治,全力减少疫情危害。要坚持和完善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各项防控措施,使之规范化、程序化,并与免疫接种等预防手段相结合。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抓好重点时期、重点地区(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
(一)加强重点时期和重点地区的防控工作。完善跨部门、跨地区信息通报和协调机制、信息发布机制。制订和完善针对人员密集流动情况下的铁路、民航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守、卫生应急队伍和技术准备、应急物资调用等工作。当前尤其要搞好国庆节前后的疫情防控。
(二)做好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科学合理地实施停课等措施,努力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加强对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减少疫情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三)完善和加强医疗救治工作。完善治疗方案,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做好大规模救治患者特别是救治重症病例的预案和准备。
(四)加强疫苗及抗病毒药物储备,积极稳妥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疫苗研发已通过专家评审,可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分批开始使用。加强基础、临床和防控等方面科技研究,加大科技储备。重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五)加强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密切关注疫情变化,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相关工作方案。公开、透明、科学、客观地向公众介绍疫情发展情况,帮助公众了解、掌握防控知识,积极参与社会性防控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预防意识和能力。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