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广东省卫生厅致函卫生部,通报王老吉传统饮料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同时广东省卫生厅通报已经组织专家对王老吉凉茶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估,提出按照《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将王老吉凉茶备案。
广东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评估意见指出,王老吉凉茶中的鸡蛋花、夏枯草等原料为传统凉茶制作配料,根据产品配方剂量开展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及人体试食试验证明产品食用安全。卫生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研究,专家同意广东省卫生厅对王老吉凉茶的审查意见。据此,卫生部于 2005年4月25日批复同意广东省卫生厅按照《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规定将“王老吉凉茶”备案。
说明中称,现行的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1987年10月联合发布的《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在食品卫生法生效以前,传统上把药物作为添加成分加入,不宣传疗效并有三十年以上连续生产历史的定型包装食品品种,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卫生部备案,可以销售,销售地区不限。
据了解,夏枯草早在千余年前就已用作食物和菜蔬被人们广泛食用了。直到现在,在我国许多地方民间依然有用夏枯草作菜蔬食用的习惯。在广东夏枯草作为许多凉茶的主料之一,已被广东人民食用了数百年。另外,夏枯草是1991年国家公布的食物成分表中的野菜食物。
链接:广东“凉茶”天下知
“大病找医生,小病喝凉茶”是广东人的口头禅。所谓凉茶,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人体内的所谓“火气”引起的各种疾患。凉茶的主要成分是夏枯草、冬菊叶、野菊花、绵茵陈、崩大碗、岗梅、车前草等等,也有标榜“十八味凉茶”或“廿四味凉茶”的,五花八门,实际上多属大同小异。
广东的凉茶历史悠久,品种甚多,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金银菊五花茶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东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凉茶文化已深入广东百姓生活。一般家庭,即使目不识丁的老妪,对于各种食物的寒、热、温、凉也能一一道来。如荔枝、龙眼性热,芒果湿热,西瓜、雪梨性凉,冬瓜去湿,苦瓜清热,牛肉健脾,猪心清心……根据情况饮食调节。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凉茶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