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媒体聚焦 > 正文
  • “中医坐堂”回来了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4-30 09:56:00
  • 核心提示:  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  ——摘自医改意见(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前厅看病,后堂抓药”,这一沿袭千年的中医坐堂行医模式,在被禁7年的北京药店重现。2008年年

      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

      ——摘自医改意见(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前厅看病,后堂抓药”,这一沿袭千年的中医坐堂行医模式,在被禁7年的北京药店重现。2008年年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48个地区确立为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地区,北京宣武区和西城区名列其中。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副处长赵建宏表示,目前北京制定的“坐堂医”细则已经下发到宣武区和西城区卫生局。宣武区正在开展相关情况的摸底调查等筹备工作,西城区近日选择了北京同仁堂冠英园药店为试点药店。

      尽管该试点工作刚刚开始,但事实上类似的做法在北京已经有了。2001年国家禁止以坐堂医方式开展医疗活动后,北京市要求所有中药店的“坐堂医”退市。鉴于京城百姓已习惯于历史沿袭下来的中医坐堂形式,北京要求一些群众信任的老字号药店以重新申请变更为诊所的方式,保留“坐堂”传统。

      北京同仁堂就以这种“诊所+药店”的方式,汇聚了200多名坐堂中医为群众看病。实际上,在禁止中医坐堂的7年间,在北京同仁堂大栅栏药店、北京金象大药房、北京德寿堂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老字号药店经过资质审批后都保留了“店内诊所”。“店内诊所”虽然与药店本身设置“坐堂医”在性质、形式和范围上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效果一样,老百姓也称他们为“坐堂医”。

      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里的同仁堂药店。在药店大厅西侧的同仁堂医馆,设有中药房的挂号大厅内坐着30多位候诊患者,里面有9位名中医出诊。有关负责人介绍,自1996年3月创建至今一直有中医大夫坐堂问诊。目前该医馆有60多位中医专家出诊,多来自北京中医医院、东直门中医医院等知名中医院,擅治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及多种疑难杂症。

      中医坐堂,使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一位顾客对记者说:“一般情况下,看中医只能到中医院,但那儿汇集全国各地的患者,号都挂不上。到这里看,看病拿药都方便。中医坐堂如果再普遍一点,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中医了。”

      中医坐堂,能盘活京城名老中医资源,与基层百姓需求实现对接,群众高兴,老中医们也欢迎。75岁的老中医张淑萱退休前是崇文中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她说:“我在同仁堂行医十多年了,患者很多,老百姓需要坐堂医。我们退休了,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余热。”

      中医坐堂,为中药发展带来机遇。该医馆负责人表示,这里超过70%的中草药都是依靠“坐堂医”销售的。

      专家指出,恢复中医在药店坐堂行医的传统,拓宽了中医药服务领域,使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成为可能,也是中医执业医师注册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助于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

      “中医坐堂”只是一个缩影,从加强农村区县中医院建设,推动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到推进在城乡综合医院和农村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北京市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日渐健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赵静表示,今年要积极推进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诊所,健全首都中医药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真正让中医药发展的成果服务基层,惠及百姓。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