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近日正式出台,作为中国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它能为中国内地广大民众带来哪些实惠?卫生部部长陈竺回答:新方案实施后民众看病自付比例会降低,药价会大幅下降。
陈竺说,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下,将探索建立规范化的诊疗指南体系避免随意性,提高质量,同时引进卫生经济学概念制定既能体现技术含量,又与现有国力、基本医疗承受能力和公众的经济能力相适应的标准化的诊疗方案,逐步实现按照病种付费。
陈竺部长透露,明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投入还将增加,大病补偿的封顶线会达到城乡居民收入的6倍.新农合的补偿率可能从去年的30%左右,明年提升到50%以上。
同时,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要退出舞台,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在大卫生系统下探索管办分开形式,建立有专家、政府、社保和民意代表参加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施行“优劳优得”的内部管理。同时实现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良性互动,建立社区和乡镇的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诊制。
陈竺强调:医院收入来自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诊疗活动补偿,也包括个人支付的一部分。坚持公益性就不能把创收作为主要目的。改革方案提出今后三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要达到90%以上,意味着对公立医院的补偿会明显增加。
陈竺透露,要通过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全部零差率销售,给民众带来更大实惠。对于公众关心的儿童白血病,将考虑列入大病统筹,建立补偿保障制度,通过合理诊疗,控制费用,应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在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内,能够实现基本医疗服务。
在公共卫生方面,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均等化的服务,包括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预防接种、慢性病的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等。
陈竺称,目前国家卫生的总支出费用是每年11000多亿人民币,公共财政投入增加,使个人支出的比例已从最高时的60%降到目前的40%左右了。今后三年如每年政府再投入2800亿,个人付费的比重就会再下降,这对于缓解群众看病贵会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