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媒体聚焦 > 正文
  • 中医药在农村大有作为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2-27 09:07:00
  • 核心提示:  近两年来,四川省旺苍县为进一步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县域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和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狠抓中医药业务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乡村中医药能力建设

      近两年来,四川省旺苍县为进一步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县域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和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狠抓中医药业务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乡村中医药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载体,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方便的中医药服务,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促进了农村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立足中医药特色优势

      抓发展促健康

      全县幅员面积2976平方公里,总人口45.6万,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享有“林荫药乡”的美誉。土壤、气候适应中药材生长,有野生中药材达171种,人工种植中药材24种,尤以杜仲量大质优。种植中药材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增收的传统产业之一。

      县人民政府因势利导,将中药材种植作为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来抓,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建基地、抓龙头,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2万余亩,实现年产值6000余万元,带动种植户户平均增收400余元,中药材产业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中药材采摘和人工种植过程中,农民群众更加熟悉了中医药。县政府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强中医药在各级医疗机构防病治病中的普及应用。2008年,全县中医门急诊95.86万人次,占总门诊人次的50.10%,参与中医药住院治疗的有11302人次,占总住院人数的39.10%。中医药承担了全县农村半数以上的门诊量和三分之一强的住院量,农民群众看病的胆子大了、底气足了,农民因病就诊率提高了20.10%,因病住院率提高了4.80%,全县农民群众健康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加强中医药能力建设

      打基础增实力

      整合资源“强”龙头

      按照整合的理念,将原西城医院并入到县中医院,投入600万元修建了中医专科楼,建成了针灸推拿、中医肛肠等重点专科,做强了全县中医药医、教、研龙头。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实施对口帮扶、常驻不走的卫生支农工程,建立双向转诊、资源共享的医疗服务机制,大力开展管理、设备、人员支农和巡回医疗、送医疗下乡,提高了乡村中医药业务服务能力。

      加强建设“固”枢纽

      按照“七个统一”的要求,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的规范化建设。一是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资金,全面改建了35所乡镇卫生院中药科室,统一把中医诊室、中药房、针灸室、理疗室集中打造在一个区域,便于集中开展多种中医药服务。二是统一制作了中药柜、调剂台、中药标签、科室标示牌和院务公开栏,方便农民群众接受中医药服务。三是统一设立了针灸、火罐、推拿、按摩等特色专科,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四是统一制定了规章制度和宣传专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普及中医药知识。五是统一设置了中医管理科,用于管理中医业务和收集医疗文书。六是统一提高中医药在新农合中的报销比例,鼓励患者优先选用中医药。七是统一编印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教材》,利用县中医院分批对乡镇村中医药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全县中医药人员参训率达100%,90%以上的乡村医生都能运用中草药、针灸、火罐等手段进行疾病的防治。

      因地制宜“牢”网底

      按《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加强村卫生室的标准化改造。通过利用村集体闲置资产、政府收购私人诊所服务、争取项目新建等方式,解决了村卫生室阵地问题,实现了“一村一室”的目标。在村卫生室统一建立了中医药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实现了乡村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将具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生经民主推荐、全省技能测试和理论考试合格后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县政府按每村每年1200元的标准给予从业补贴,发掘了一批民间中医人才和民间验方。统一印制《村卫生室业务管理规程》,各村卫生室做到了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出诊有记录、传染病有报告、预防保健有登记、健康教育有专栏。建立村卫生室基本用药目录和用药计划,统一配备了150种以上的中药饮片和50种以上的中成药品,统一实行政府指导的药品价格,满足了中医药临床、预防保健用药需求。

      推进中医药与新农合结合

      解决看病贵问题

      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体制优势,利用政府的调控作用,促进中医药与新农合互动发展。一是根据全县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能就地取材、经过加工炮制入药后直接为广大群众防病治病这一实际,我们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将乡村医生自采、自种、自用的中草药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并且定价比药材公司低20%,鼓励吸引参合农民服用乡村医生自采、自种、自用的中草药。二是将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农村基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设置的重要条件之一,并将适宜的中医服务、中药品种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鼓励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目前,旺苍县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中中药品种比例占47.00%。三是通过制定提高中医药补偿比例的政策,引导农民优先选用中医药服务项目。对参合农民大病产生的中医药费与西医药分开核算并按80%报销,高于西医药报销10~30个百分点。据统计,2008年,全县乡镇卫生院平均每张中药处方金额9.30元,西药处方18.60元,保证了农民群众享受到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提高了中医药对农民健康的贡献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