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媒体聚焦 > 正文
  • 卫生部专家点评:我国卫生改革发展30年巨变

  • 来源:国家卫生部网 作者: 时间:2008-12-25 15:46:11
  • 核心提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合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一同前进,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3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发展紧紧围绕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个目标,针对不同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合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一同前进,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3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发展紧紧围绕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个目标,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群众看病就医的突出问题,用改革的手段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取得了显著成就。30年来,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获得服务的方便性明显改善;医疗保险筹资体系初步建立,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得到缓解;医药生产、流通、监管更加规范,群众基本药物需求得到满足;“中西医并重”方针得到落实,传统医学惠及更多百姓;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群众健康权益不断得到保障。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3个国际公认的综合反映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有关人士认为,改革开放的30年既是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的30年,也是卫生工作不断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取得成效的30年。卫生工作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牢牢把握,并不断发扬。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必须坚持并加强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卫生改革发展,用改革发展的办法不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卫生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最高使命;必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将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         

    从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间,我国卫生事业在不断的改革中破解矛盾和难题,其中有成功也有不足,但目标只有一个——维护百姓健康。在举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记者搜集了一组医疗卫生领域有代表性的数字,并请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副研究员钱军程进行了点评。    

    三大健康指标:彰显人民健康水平飞速提高      

    数字:       1981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为67.9岁,婴儿死亡率为34.7%。;199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80/10万,2005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升至73岁,2007年,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5.3%。;2007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6.6/10万。——摘自《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点评:       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国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目标指标。30年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提高5岁,婴儿死亡率下降56%,孕产妇死亡率下降60%,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巨大成就最好的见证。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解读:       人均期望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也是反映人口死亡率和各年龄别死亡率的综合指标。过去30年间,我国人口期望寿命由1975年的65.0岁增加到1981年的67.9岁、1990年的68.6岁、2000年的71.2岁、2005年的73.0岁。在期望寿命增量中,45.2%归因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39.6%归因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下降。      

        根据《2008年世界卫生统计》报道,2006年世界平均期望寿命为67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平均寿命为80岁,中低收入国家为71岁。目前,我国平均期望寿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岁,比世界高收入国家低7岁。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有望进一步提高。       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儿童死亡率有两个主要指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婴儿死亡率由50.2%。下降到2005年的19.0%。、2007年的15.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1年的61.0%。下降到2005年的22.5%。、2007年的18.1%。。2006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1%。,婴儿死亡率为49%。。与国际水平比较,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孕产妇死亡率是指年内每10万孕产妇的死亡人数。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80/10万到2007年36.6/10万,下降了54%,其中农村地区下降59%。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尤其是农村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5年世界孕产妇死亡率为400/10万,其中,发达国家为9/10万、中高等收入国家为91/10万、中低等收入国家为180/10万、低收入国家为650/10万。对比分析,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虽然离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好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