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根小小的银针、刮痧板、罐子就能治病”,“社区站有中医大夫,居民们就像有了家庭医生,真是又省钱又方便”,这是居民们对北京市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评价,也是该中心坚持推行亲近百姓的“女儿式服务”的真实写照。
走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正觉胡同的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发现,中医药在这里俨然唱起了“主角”。占地2500平方米的中心内设中医诊室3个、中医专家诊室1个、中医康复训练室2个、中医康复病床10张,有独立的中医针灸、骨科、按摩诊室和中药房、煎药室;中医专业技术人员14人,其中中医副高级职称以上4人、中医主治医师4人;中药饮片、中成药、针刺、艾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煺敷、熏洗、足浴、穴位注射等服务一应俱全;中医中药知识展板随处可见。
“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社区卫生的中医药服务中做到了“五个融入”,即一是将中医药技术融入社区医疗服务中,二是将中医知识融入健康教育工作中,三是将中医药诊疗融入辖区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四是将中医药技能融入保健和康复中,五是将中医药服务融入重点人群、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咨询服务。” 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俊青介绍,该中心的前身是厂桥医院,2005年与护国寺中医医院合并,更名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中医医院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将中医理念贯穿在工作当中,使中医的传统观念渗透到社区居民健康的各个角落。
刘俊青说,中医药因其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和优势,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北京现已逐步步入老龄社会,尤其中心所在的什刹海街道老龄化更是非常严重。很多老年人都是身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数种疾病,每次西药得吃一大把,记不清还经常吃错。中医擅长综合调理,异病同治,同时配合养生保健,使很多老年人大大减少了用药的品种和数量,并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推广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敷贴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简、便、廉、验"的中医药诊疗深受居民欢迎。由于社区中心距离居民家近,有些居民稍有头痛恶寒症状便到这里,大夫给拔几个火罐就立即缓解了症状。
社区中心及站在预防保健上突出中医优势,定期开展健康大课堂,向居民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医师还在诊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活动中,向居民提供健康指导。一个食疗方,一套保健操,都让社区居民们受益匪浅。社区站还每月更换健康宣传栏,向居民发放健康处方,指导居民中医保健。
此外,中心依附于护国寺中医院开展中医专家下社区活动已有2 年,已经建立并顺利运行中医专家下社区巡诊、讲座、带教、双向转诊等项目。专家们把精湛的中医技术、传统的宫廷正骨术等带到社区,使老百姓更加感受到了中医中药的优势与魅力,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中医药在医疗、保健、健教、慢病、康复、计生等一系列社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医在社区的作为远不止这些。中医思想符合全科医学模式,我们会更好地利用中医药优势,为社区百姓的健康造福。” 刘俊青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