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媒体聚焦 > 正文
  • 浙江队医疗救援凸显天使风采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章关春 时间:2008-06-13 08:40:27
  • 核心提示:  5月 14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的第一时间,浙江省首批5支医疗队和浙江省援助四川地震灾区救护车队,分别由省卫生厅马伟杭和张平两位副厅长带队,先后奔赴灾区会战医疗卫生救援。至6月9日记者发稿时,浙江省派遣的援川医

      5月 14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的第一时间,浙江省首批5支医疗队和浙江省援助四川地震灾区救护车队,分别由省卫生厅马伟杭和张平两位副厅长带队,先后奔赴灾区会战医疗卫生救援。至6月9日记者发稿时,浙江省派遣的援川医疗卫生救援队先后达13批、600余人,其中,7家中医院指派了技术骨干参加战地医疗救援。

      在采访中,浙江省赴川医疗卫生救援队总指挥、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平对记者说,浙江本次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具有四特点:一是反应快,在第一时间组建队伍到达灾区;二是队伍强,医疗、防病和心理干预“三合一”;三是作风过硬,经受住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四是党员带头,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奔赴灾区争分夺秒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的5月14日,浙江省卫生厅组建由胸脑外科、骨科、防疫和心理干预等专业技术骨干参加的5支医疗队共97人,搭乘专机飞赴灾区。同日下午,该省派遣了50辆救护车、100名驾驶员组成援助“四川地震灾区救护车队”并随带急救设备,从杭城出发,星夜兼程,一路上除了加油,车轮一直不停,接连行驶35小时,途径6个省市,行程2600余公里,于5月16日凌晨1点抵达成都,接着与先期到达的医疗队在四川江油会师,奔赴灾情特别严重的平武县。5月17日凌晨3点,浙江医疗卫生救援队50辆救护车满载医疗队员向平武挺进,途中遇到一段长达30公里的盘山公路多处塌方,路面塌陷,其中一辆救护车的水箱被余震滚落的石块割破,另一辆救护车也损坏严重,两辆车无奈只得抛弃。凌晨5时许,救护车行驶至平武县古城镇石平村一路段时再次遇上余震,大小巨石滚落在路边,车队受阻,于是人车分离,队员们徒步前进,车队慢慢通过,终于于7时零5分到达平武县城。

      浙江医疗卫生救援队一到平武,立即与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并成立浙江省赴川医疗救援指挥中心,由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平任总指挥,副厅长马伟杭和宁波市卫生局长何一天任副总指挥,各支医疗队实行灾区医疗救援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当地灾民拉着医疗队员的手动情地说:“你们来了,我们有救了,谢谢你们。”

      天使意志经受考验

      地震灾区,对医疗救援人员最严峻的考验是艰苦恶劣的环境。此地,只能吃上干粮和饮用配额有限的矿泉水,无法洗澡,如厕不便,露宿野外,大家挤在人贴人的帐篷里或救护车上打个盹。

      5月18日凌晨6时,浙江省医疗卫生救援组织突击队由张平、马伟杭副厅长亲自带领,挺进平武县灾情特别严重的南坝镇。在崎岖不平、滚石乱飞的路上,全靠推土机在前开路,可是,颠簸行驶了3个多小时的救护车到了隔河的公路渡口,桥梁断了,医务人员只得渡河上岸,肩背着沉重的救援物资徒步1个多小时,艰难地到达目的地。

      医疗卫生救援突击队徒步突进南坝的第一天,就在废墟上救治了425人。同时还开展了环境消毒和心理干预治疗工作。

      入夜,南坝的夜空一片漆黑,医疗救援队员们扎营在相对比较安全但余震不断的河滩帐篷,这里白天的气温高达摄氏近40度,晚上不到10度,温差相当大,队员们寄宿帐篷,10余人仅一条棉被,被子只能用来盖住大家的脚。河滩上生着火堆,许多医疗队员忍不住寒冷便走出帐篷,围在火堆旁干脆商量第二天的“战斗”,有的彻夜未眠。

      南坝镇灾情重中之重的石坎办事处所辖7个村的疫情形势相当严峻,张平率领10名疾控专家组成应急突击队,沿着从泥石流下开辟出的山间羊肠小道,艰难跋涉2个多小时,不顾危岩四耸、虎视眈眈的滑坡山体,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石坎,立即对临时生活场所、周围环境、厕所和饮水以及遇难尸体埋葬点进行彻底消毒,做到一处不漏。驻扎石坎指挥抗灾的平武县副县长王继辉紧握张平的手说:“真想不到,深山孤村竟飞来浙江的白衣天使。”

      中医参与大显身手

      浙江省赴川医疗卫生救援队员、杭州市红会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郑琦,被人们称为“双刀医生”。郑琦在灾区做了骨科手术40余例,尤其运用中医“针刀”治病颇受伤员青睐。郑琦来到平武县水晶镇卫生院的当天,一位地震中受伤的中年农民弯着45度的体位,由两人架扶着送来就医,经检查患者为急性腰扭伤,中医称“闪腰”,郑医生当即替患者用“针刀”作局部施刀,并作手法复位,仅仅几分钟,就使患者挺直了“腰板”,步履自如。郑琦运用“针刀”为当地慕名前来就医的各类伤员进行了治疗共100余例。

      浙江省组织心理卫生专家赴川参加医疗救援,其特色为心理干预中西医结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副院长冯斌向记者介绍,他们在“孤岛”南坝镇采用心理疏导加穴位刺激调控法模式治疗,进行重点心理救助达400余例。其中有的人在灾后几天一直不吃饭,有的表情木然,有的彻夜不眠,有的视物不清,有的不想活下去了,幸亏由心理医生的心理救助,使这些患者转危为安。同时,他们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挨家挨户登门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对学校师生、救灾官兵进行集体心理干预;通过举办“帐篷学校”等多种形式,把地震灾区群众从恐惧的心理中逐个解脱出来。

      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出《震后创伤性疾病中医药救治指导方案》。浙江省中医院赶制了一大批治疗软组织损伤、防治肠道传染病的中药制剂送往灾区。

      共产党员冲锋在前

      浙江赴川医疗卫生救援总指挥部在四川组建了8个临时党支部,各医疗卫生救援队在临时党支部领导下,赴川的头7天救治伤病员就达2258例。

      担任杭州医疗队队长的杭州市红会医院副院长、共产党员王平在平武县执行任务的途中,得知该县大桥镇有一位女性急腹痛患者急需救治,王平当即驱车近80公里的崎岖山路来到患者身边。经检查,患者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如不及时手术,会有阑尾穿孔导致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的危险。可是,当地卫生院毫无手术条件。此刻,王平果断决定将患者转送医疗队驻扎的水晶镇卫生院。又是50里山路,一路上,王平密切关注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到达目的地后,王平等两位主任医师为患者顺利施行了手术。

      参加赴川医疗救护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副院长、共产党员冯斌,他不顾自己正在发作的关节炎,顾不上年幼的女儿需要他辅导学习,顾不上身患晚期癌症的岳父能否等他回来,毅然决然踏上了赴川的医疗救援征途。浙江省新华医院脑外科副主任医师、共产党员殷利春,他本可留在医院为晋升“正高”做点准备,但他觉得个人事是小事,抗震救灾是大事,于是他在第一时间向医院表达赴川医疗救援的决心。殷利春到了地震灾区,在救援营地缺乏必要的医疗检查设备的情况下,敢冒风险,成功地施行了浙江医疗队唯一一台脑外伤手术。

      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感动了灾区百姓,感动了所有参加救援的医务人员。医疗队中已有10余名队员向临时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同德医院心理干预医生马永春等3人经医疗救援火线考验,已在地震灾区“火线入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