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媒体聚焦 > 正文
  • 炎黄子孙 倾心相救——佛山市中医院全力救治灾区伤员纪实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潘丽雯 禤影妍 冯灿 时间:2008-06-26 08:19:03
  • 核心提示:  一场无情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消息牵动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在佛山市中医院,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战斗也随即打响,灾后的第2天,医院便派出了两名年轻得力的医疗队员赶赴灾区参加救治工

      一场无情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消息牵动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在佛山市中医院,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战斗也随即打响,灾后的第2天,医院便派出了两名年轻得力的医疗队员赶赴灾区参加救治工作;随后,医院又全力组织救治来院的灾区伤员,把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最温馨的人文关怀送给他们。危难时刻,佛山市中医院人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赞歌,谱写了医务人员责无旁贷履行救死扶伤天职的乐章。

      危难时刻  义不容辞

      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一传出,许多医务人员纷纷要求到救灾第一线去,骨伤科第一党支部的全体党员郑重地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医院外聘骨科专家、全国著名的脊柱专科教授刘汝落闻讯后,也毅然在上面签名。著名骨伤专家、曾多次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的李汉民教授,虽然年届76岁高龄,仍主动请缨要求上一线尽自己的力量。佛山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志维表示,如果灾区需要,我们无条件派医生前去支援,如果医生不足,我们领导可以去坐诊、做手术。

      5月13日,医院根据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紧急调派2名高年资骨科主治医师陈超和邱华耀飞赴四川参加广东省首批医疗救援队,两位队员毫不畏缩和犹豫,马上起行。

      5月14日,广东省中医药局来电通知,鉴于佛山市中医院在创伤骨科方面的独具特色以及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和急救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点名指示该院专门组建一支8~10人的医疗救助队奔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援。时间就是生命,不到1小时,10名高素质的医务人员队伍已经集结待命,其中博士3名、副主任职称的6人,共产党员7人。在他们当中,有的放弃了职称晋升考试的机会,有的甚至连祖母的告别仪式都来不及参加,大家二话没说,义不容辞地服从上级的命令。

      救灾前线  身先士卒

      参加赴川广东医疗救援队的陈超、邱华耀凭着良好的思想素质、身体条件以及丰富的创伤救治经验,哪里最艰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自始至终坚持在重灾区映秀镇的最前沿阵地上。

      为了能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尽快抢救伤员,他们越过泥泞山路,趟过湍急山涧,走过滔滔江水之上的悬崖,穿过不时滚落乱石的高山,背着沉重的药箱和救护器材从“死亡之路”徒步进入,于14日深入震中汶川映秀镇的一线灾区,他们是第一支进入重灾区的外省医疗队成员。

      在映秀,他们克服缺水少食、夜雨浸湿睡袋等困难,不辞劳苦为受灾群众服务,积极地抢救伤员。在当地非常艰苦和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白天,或深入到山区郊野的居民安置点进行巡诊,为村民送医送药,或行走在废墟瓦砾之中协助救治伤员。晚上,他们借助手电筒微弱的光线,坚守岗位做好重伤病员的转送、分诊,或到军营为士兵们疗伤。刚到灾区的头几天,由于工作强度大,他们每天只能小睡一下,靠吃干粮度日。曾经,一瓶水要3个人分饮,一个面包要2个人分吃,一个番茄切成8小份,21根香蕉74人分吃,5天未洗过一次澡,7天没换过一次衣服……他们通过中医触摸辨证的正骨手法以及小夹板固定技术救治了大量四肢骨折的村民,在灾区发挥了最大的优势。夹板用光了,就立刻就地取材,用木片削成夹板用。为突出中医药特色,以及发挥医院中药制剂的优势,更好地为灾区伤病员服务,两名医疗队员从医院带去一大批本院中药制剂,其中自制的渭良伤科油对治疗皮肤外伤有着非常独到的疗效,受到了村民和官兵们的一致好评。

      共产党员陈超在灾区前线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得知医疗队要组建突击队到被称为“生命孤岛”的纵深山区耿达乡时,他强忍双眼结膜炎又痒又痛的不适,冒着生命危险报名前往。而另一名队员邱光耀也经受了各种艰险的考验,在救灾一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他们的救援工作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卫生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受到了灾区人民的一致称赞。

      回到佛山后,他们不顾疲劳,马上到医院的救灾爱心病房探望四川伤员,为他们带来灾区的最新消息,鼓励他们增强战胜伤痛的信心。

      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志维赞扬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精神、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毅力,展现了佛山市中医院人的风采,号召全院共产党员、职工干部学习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向灾区人民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全力以赴  快速接诊

      5月19日上午,获悉佛山市中医院被广东省卫生厅指定为四川重伤人员定点接收医院后,医院紧急部署,各部门相互协作,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救治灾区伤员的爱心病区布置,并从骨伤科各病区抽调了一批技术精良、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承担病区临床工作。

      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陈志维,作为指挥组织接收灾区重伤员的“总指挥”肩挑重任。“把最好的病房留给灾区伤员”、“尽可能减少伤员们的搬移和转停”、“全力救治,成立最精尖的医疗专家组”是医院“指挥部”的要求……爱心病区设有43张病床,环境舒适,同时壁挂电视、可拨打长途的电话等设施齐备。

      5月21日晚,第一批11名灾区伤员被送至医院后,近200名临床一线医、护、技人员以及后勤部门人员通力合作,使伤员们仅用了3分钟时间便通过绿色通道被转送至爱心病区的病房。其后,“四对一”的医护人员马上对伤员的伤口进行清洗换药,各科专家分头会诊,医技科室床边X线、床边彩超、床边心电图及血常规生化等检查马上实施,护士为伤员洗头、擦浴、更换衣服,随后配餐人员又送上了热腾腾的夜餐……两个小时内,所有的接诊工作,包括生活护理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种全院各科密切配合的工作流程,充分体现了医院对大型创伤抢救的“驾驭”能力,体现了医院的团队精神。当晚,伤员们已通过病房专设的长途电话向亲友报了平安。他们感慨地说:“几经转院,今天来到了广东佛山,就像回到家一样,地震后第一次洗头、擦身,非常舒服,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5月30日下午,第二批5名伤员同样安全、顺利地被接入爱心病区的病房。虽然伤员到佛山机场时遇上滂沱大雨,但医务人员片刻不停地冒雨到飞机上接病人。党委副书记许灼新同志亲自带头,宁可自己浑身淋湿了,也要确保伤员毫发不湿,平安转送。到医院半个小时后,医务人员已完成了全部伤员的检查、护理以及专家会诊。感受到如此优质的服务,伤员们高兴地说:“现在到了佛山,我们就放心了。”

      专科优势  精心施治

      在两次接诊的16名灾区伤员中,大部分为骨折患者,不但病情较复杂,还多有复合伤。这些伤员,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17岁,其中2人为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1人为胸椎结核术后窦道形成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2人为双下肢截肢,3人合并有臂丛神经损伤。这些伤员中,先后有4人转入ICU病房进行监护,目前仍有1人在ICU进行积极治疗。

      党委书记、院长陈志维,副书记、副院长莫少庸等坚持每天早上率领专家组到爱心病区进行查房。他们除了与专家组一起研究和确定伤员的治疗方案外,还随时随地了解伤员和家属的实际需要,第一时间为他们排忧解难,并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灾难、乐观坚强地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重建家园。病区主任、脊柱外科博士曹正霖几乎24小时都“驻守”在爱心病区,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忙个不停。

      为了给伤员最好的治疗,医院还特意邀请了广东省的骨科权威刘尚礼教授以及呼吸科专家黎毅敏教授从广州过来会诊。医院运用最先进的三维导航技术先后施行了3台高难度的脊柱骨科手术。据曹正霖介绍,第5至6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病人刘永珍是四川省最重的伤员之一,其手术风险大、难度高。该医院的医生通过前路第5至6颈椎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第4至7颈椎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使其脊柱减压、固定,以使患者能早期进行轮椅训练。医院为胸椎结核术后窦道形成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李武所施行的手术则难度更高。医务人员进行了10个小时的手术,细心地清除了结核病灶,取出了原内固定物,并成功地对脊髓进行了减压、植骨、固定。此外,医院还施行了其余各类小手术5台次。由于术前制定了严谨的方案,术中全力以赴,所有手术非常成功,有效地改善了伤员的症状,减少了并发症。

      同时,医院传统的中医驳骨技法给伤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伤科黄水”、“黄油纱”、“渭良伤科油”等院内制剂消肿化瘀疗效显著,有效地促进了伤口愈合。一位双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病人说:“这里的中医真了不起!以前一味打‘吊针’,血管都打‘肿’了也不见双脚消肿。来到这里敷一天中药就消一些肿,竟一天天见好了!”医生们还善于通过辨证施治,用中药汤剂为伤员调理肠胃、安神理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而针灸、按摩等中医传统疗法也广泛应用于神经损伤、骨折康复等伤员身上。由于疗效确切,这些中医药疗法深受伤员好评。

      感同身受  关爱如潮

      灾情严峻,佛山市中医院人情系灾区,在接连几次的捐款活动中,大家都倾囊相助,党员、团员、领导干部率先带头,全院捐款总额不断增加,累计已超过35万元。

      当灾区伤员及其家属来到佛山后,医院一方面安排一流的创伤骨科专家全力救治伤员,以最大限度减少致残可能,促进伤员早日康复外。另一方面,医院还十分重视对伤员的心理危机干预、营养支持和家属服务工作。每一位护士在为伤员进行护理时,都力求动作轻柔、话语体贴。在伤员有不良情绪时,党委成员亲自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及时请心理专家进行疏导和干预。例如,对高位截肢又因痛失丈夫而悲痛欲绝的伤员杨兰,医院为她联系家乡的亲友,通过网络为她送上女儿及家人的照片,用亲情和友情打动她,让她勇敢地活下去。现在杨兰正迅速康复,每天都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脸上的笑容也开始多了。她说:“刚来时,我的精神快崩溃了,但面对佛山人的热情,我一再告诉自己必须要坚强起来,才能对得起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得起大家对我的关爱。”

      此外,医院还派出两名营养师合理安排伤员和家属的膳食,并聘请四川籍厨师为伤员提供家乡口味的饭菜。通过医院领导积极主动的联系,一名6岁随行小朋友顺利在佛山的省级重点小学借读,另一名高一的伤员也由当地的中学老师专门到病房辅导功课。

      端午节到了,医院领导亲自为每位伤员和家属送上粽子和咸蛋,并致以节日的祝福和问候。伤员远方的家属来访或离去,医院派专车接送。伤员可以扶拐或坐轮椅锻炼时,以医院青年文明号集体为主力的青年志愿者们利用休息时间“二对一”地陪他们散步、聊天。医院还经常为伤员们组织工休会、周末“小影院”、午间小型歌友会,令伤员们欢笑不止。爱心病区的病房里还举行了奥运火炬传递仪式,爱心、喜悦和顽强不屈的斗志伴随着火炬在医务人员、志愿者和伤员中传送着……由于医院在饮食习惯、家属照顾、子女就读等方面都照顾得无微不至,赢得了伤员们的一致称赞,他们先后两次向医院赠送了绣有“炎黄子孙,倾心相救”以及“大爱无疆,医术精湛”的锦旗,并发自肺腑、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能来到佛山接受治疗是不幸中的万幸!这里的医疗条件好,饮食安排丰富,医务人员待我们像亲人一样!”

      6月13日,首批4名伤员康复出院了,医院为每一位伤员都准备了行李袋和一大袋佛山特产的风味食品,并开出了足量的出院带药;医护人员还向他们叮嘱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伤员们换上了医院赠送的新运动装和鞋子后,都显得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在医院为他们举行的欢送仪式上,伤员们眼含热泪向照顾了他们20多天的医务人员和留下来继续治疗的病友告别。大家不约而同地振臂高呼“中国加油!四川雄起!”,场面十分感人。陈志维院长等院领导冒着濛濛细雨亲自把伤员和家属送上车;党委副书记许灼新等送行人员一直护送,为其办理好登机手续,送入候机厅后,才依依惜别。

      另外,来自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也源源不断地涌向爱心病区的伤员们,水果、鲜花、牛奶、千纸鹤以及留言祝福摆满了床头,而玩具、书籍、文具等更令两个在读学生感受到学校师生的关怀。一位伤员感慨地说:“感谢佛山人民、佛山市中医院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在爱心病区里,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用行动履行了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天职,体现了胜似亲人的大爱,表达了与灾区人民心连心的情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