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媒体聚焦 > 正文
  • 心理救援——我国救灾理念的进步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冉燃 杨金志 仇逸 时间:2008-05-22 09:17:31
  • 核心提示:  “从救财产,到救生命,再到救心灵,我们的救灾理念出现了很大的进步”,鉴于日前卫生部已在抗震救灾医疗救援中配备合格的心理医生,北京市重大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教

      “从救财产,到救生命,再到救心灵,我们的救灾理念出现了很大的进步”,鉴于日前卫生部已在抗震救灾医疗救援中配备合格的心理医生,北京市重大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崔小波于18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评论道。 

      中国的心理干预实践始于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大火。有位母亲得知孩子出事后,不停地在家里来回走动,边走边哭喊,没日没夜地走了100多个小时;也有人因为没去医院见女儿最后一面,内疚地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不动,后来干脆打开煤气试图自杀。这些情况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政府开始牵头实施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干预。专业心理救援人士的身影开始在洛阳火灾、张北地震、大连空难等现场出现。 

      崔小波说,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提出,要对受灾人群进行心理干预,“但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做得还不够。” 

      在汶川地震中,面对死亡和各种可怕场面的救援者中,有很多是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崔小波担心,这种惨烈场面对他们是很大的精神刺激,“我主张让他们把自己的心理感受讲出来,每天收工后要以小组的形式开会宣泄自己的恐惧,不要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带到明天。” 

      “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人民子弟兵和白衣天使奋战在灾区第一线,都给灾区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安慰。” 崔小波说。他认为,灾后心理干预与其他紧急救援一样需要争分夺秒。

      他分析说,强大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受害者的心理创伤。这些社会支持包括:政府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平息谣言,以安定民心;组建各种救助队、医疗队,供应食品、饮用水、帐篷等,在人力、物力方面予以支持;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献血以及媒体上、网络上的声援等都为给灾民提供了精神支持,有助于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 

      崔小波特别提醒救灾工作者,要从长远考虑,把救灾工作做细。他说:“在地震后,处理无名尸体时,不但要选择好掩埋地点,还要有人作记录,标明在那里掩埋了穿着什么服装、带有什么生理特征的无名尸体,以便日后有关部门为查找失踪者工作提供线索;反之,如果仅仅简单处理、浅层掩埋,日后可能会出现‘重复掩埋’,对大量失踪人员亲属的内心,会造成终生难以了却的‘心结’。”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