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媒体聚焦 > 正文
  • 帮助受伤者树立生活信心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8-06-08 09:19:45
  • 核心提示:  编者按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三周了。这意味着在一部分人当中因灾难造成的心理应激反应已转化为创伤性应激障碍。为此,众多心理学家、心身医学工作者根据以往经验、临床现象提醒人们,要及早关注这些心理疾病,对当事

      编者按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三周了。这意味着在一部分人当中因灾难造成的心理应激反应已转化为创伤性应激障碍。为此,众多心理学家、心身医学工作者根据以往经验、临床现象提醒人们,要及早关注这些心理疾病,对当事者尽早进行“心理保护”和疾病干预。

      “在汶川地震中,很多人受伤并落下终身残疾。对他们来说,活下去成为非常艰难的任务。应该对他们实施怎样的心理援助,使他们逐渐树立生活的信心?”

      面对媒体主持人的提问,日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时勘说:很多受伤者在伤情危重期间,由于自身的伤痛加之医护人员抢救的紧张氛围都会加剧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甚至有些病人会因绝望而不想治疗了。所以医护人员、亲友不要在受伤者面前表现得很慌乱。有一些受伤者在伤情稳定后,急于了解自己的病情。还有一些受伤者由于自己的伤情危重,要求所有人对其伤病高度负责任,要求医护人员为其提供最好的设备、技术、服务,但是即使都按其要求做到了,他还是因担心、紧张一刻也不能离开别人;同时,这些受伤者还可能存在猜疑,如果别人在房间里悄悄说话,他就会觉得医护人员隐瞒了其病情。此外,有一些伤残者的心理问题会在病情恢复时表现出来。例如,一些断肢者要回归社会的时候,会感觉低人一等、抬不起头以及感觉受到了冷落;他们会有其他忧愁,如觉得自己不能为家里解决经济负担、担心离异等等。

      为此,时勘向社会公众建议: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对待残疾人。医生、护士在治疗护理受伤者的过程中,要尽量减轻其恐惧心理,要耐心进行劝导;医院可以招聘一些有心理学知识的人去陪伴受伤者,特别是陪伴丧失父母的儿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