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媒体聚焦 > 正文
  • 新高港 新医药 新实践——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赴高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团活动纪实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8-07-19 09:29:26
  • 核心提示: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同时结合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八个一工程”之参加一次社会实践的活动,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让更多同学参与到社会实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同时结合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八个一工程”之参加一次社会实践的活动,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让更多同学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技术专家、省中医院的义诊专家带领下,由药学院12名青年学生组成的小分队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人文新江苏”的主题,7月初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开始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5日中午,小分队抵达本次实践的目的地——泰州市高港区。当天下午,随行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学教研室的老师们,便在高港区行政服务中心给广大基层农技站站长、广大药农开办了“泰半夏药材栽培技术培训班”。药用植物栽培专家谈献和教授介绍了发展“泰半夏”的意义,详细论述了种植过程中的注意点,同时也介绍了其他中药材的种植方法。他指出,泰半夏属于泰州道地药材,是能够提高广大药农的经济作物,促进泰州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谈教授也指出,泰半夏对生长条件、栽培技术等方面要求较高,大家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讲座结束后,谈教授现场解答了农民朋友提出的问题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7月6日下午,师生们走进田间地头,检查中药材生长情况,并针对广大药农提出的问题进行排忧解难。今年5月,泰州高港地区的半夏普遍发生了烂叶病,严重影响了药农的种植,后该病在谈献和教授的指导下得到有效控制。当天,师生们首先检查了半夏的生长状况,并对目前半夏长势表示满意。专家提醒药农,进入7月,半夏种植最应注意的是田间排水,如果因土壤过分潮湿而导致某些微生物侵害,就会使半夏患上根腐病,严重的话会造成绝收。因此,做好暑期田间排水工作是半夏种植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随后,针对部分药农种植的黄蜀葵发生大面积虫害的现象,师生进行了会诊,并采样带回学校进行化验分析。广大药农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们纷纷表示,多亏种植了半夏等中药材,多亏有了这些药用植物栽培专家的指导,才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有了极大提高。

      为了提高泰州农民经济收入,自2002年以来,围绕挖掘和开发利用泰州地区以“泰半夏”为首的多种道地药材资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中药资源的专家们与高港区政府及有关企业开展了广泛合作。在种植“泰半夏”方面,泰州高港目前采取“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以规模化、规范化地人工栽培为主,当地目前种植面积近3000亩,帮助农民增收1100多万元。但是农村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征途并不是一帆风顺。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道地中药材的种植推广,农民们有顾虑、有担忧,保守观念强,不愿意尝试新的栽培技术,技术方面缺乏系统的指导培训,增产增收难。小分队正是在此背景上应运而生。小分队通过举办药用植物栽培培训班,师生们田间指导,对高港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现状问卷调查、分析等形式,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经济收入,为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接下来的三天,这支小分队还走进了高港社区,顶着烈日、冒着高温为当地市民进行专家便民义诊;来到许庄镇中心小学举办了“大手牵小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送药下乡,走访农户,对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义务教育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