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杏苏止咳糖浆的提取工艺研究

  •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作者:张士洋 崔佳 时间:2013-06-08 15:24:00
  • 核心提示: 杏苏止咳糖浆来源于我院著名老中医在《中药制剂汇编》杏苏合剂处方的基础上加减的经验方,由紫苏叶、苦杏仁、浙贝母、麻黄、桔梗、黄芩6味药组成,具祛风镇咳、平喘除痰的功效,主要用于咳嗽、痰多的治疗。该制剂在我
        杏苏止咳糖浆来源于我院著名老中医在《中药制剂汇编》杏苏合剂处方的基础上加减的经验方,由紫苏叶、苦杏仁、浙贝母、麻黄、桔梗、黄芩6味药组成,具祛风镇咳、平喘除痰的功效,主要用于咳嗽、痰多的治疗。该制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已20多年,根据临床总结和病人反馈,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口感好,患者易接受。为了进一步控制质量、保证疗效,为制剂注册奠定良好的基础,按照《中药新药研究技术要求》,有必要对其药材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并进行初步药效学试验,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材  料
    1药品与试剂
        紫苏叶、苦杏仁、桔梗、麻黄、浙贝母、黄芩中药材由本院提供,经鉴定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相关药材项下规定。苦杏仁苷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820—200002;水为重蒸馏水(自制);甲醇为色谱纯;试验中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仪器与设备
        DW调温加热器2000ml,上海平环燃烧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挥发油测定器,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经销;Waters600高效液相色谱仪,Millennium32工作站,Waters2487双通道紫外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BP211D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惠普公司;SYZ-B型石英亚沸高纯水蒸馏器;DZF-6000智能数显真空干燥箱,河南英峪予华仪器厂。
        方法与结果
    l水提工艺
        水提取工艺选择对提取物收率影响较大的加水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为考察因素,以苦杏仁苷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选定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正交因素水平见表l。
     
    2试验方法
        按杏苏止咳糖浆原处方0.6倍的量,取苦杏仁18g,桔梗18g,麻黄18g,浙贝母12g,黄芩12g,合并紫苏叶提油后的残渣,按正交试验表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100ml,备用。依法测定苦杏仁苷含量和总固物重量。
    2.1浸膏得率的测定照  《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精密吸取提取液10ml,置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后,105°C 干燥3h,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重,计算干浸膏得率。
    2.2苦杏仁苷的HPLC法测定参考文献[2,3]。
    2.3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Kromasil C,。(4.6mm×250mm,51xm);流动相:甲醇一水(25:75);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10ul。
    2.4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苦杏仁苷标准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制成每lml含0.13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移取1-9号正交煎煮浓缩液适量,加甲醇10ml振摇提取,离心,过滤,滤液水浴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定容至50ml,摇匀,用微孑L滤膜(0.45Ixm)滤过,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2.6正交试验结果按照上述苦杏仁苷含量和浸膏重量测定方法,测定1-9号样品溶液,计算,结果见表2。
        表2水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号  A    B    C D  浸膏得率  苦杏 仁苷  
        1    1    1    l    1    15.62    2.391
        2    1    2    2    2    17.90    2.634
        3    1    3    3    3    19.87    1.671
        4    2    1    2    3    21.94    2.784
        5    2    2    3    1    22.51    1.987
        6    2    3    1    2    19.05    2.210
        7    3    1    3    2    21.05    2.60
        8    3    2    1    3    18.08    2.374
        9    3    3    2    1    20.87    2.602
        K1    53.39  58.61  52.75  59.0
        K2    63.5  58.49 60.71  58.0
        K3    60.0  59.79 63.43 59.89
        R    10.11  1.30  10.68  1.89
        K1    6.696  7.775  6.975  6.98
        K2    6.981  6.995 8.02  7.444
        K3    7.576  6.483  6.258  6.829
        R 0.88  1.292  1.762 0.615
        表3浸膏得率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  F值  P值
        A    9.87    2    0.067  1.97  >0.05
        B    O.34    2    0.38  11.18  >0.05
        C    20.50    2    1.41  41.47<0.05
      ~D 0.6    2 0.30
      从F界值表查得0.05(2.2)=19.00,F0.01(2.2)=99.00
        表4苦杏仁苷含量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  F值   P值
        A    0.1342    2 4.89    16.3  >0.05
        B    0.282    2    O.17 0.58  >0.05
        C 0.5232    2    10.25  34.20<0.05
      误差D    O.0683    2    0.30
        从F 界值表查得fO.05(2.2)=19.00,F0.01(2.2):99.oo。
    3结  果
        可见以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各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最佳工艺为A283C3。对各因素影响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见表7。其中提取次数对浸膏得率影响最大,而加水量和提取时间在选择的水平上无显著影响,尤其是提取时间对浸膏得率影响很小。因此,生产中从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效率考虑,最佳优选条件组合是A281C3。即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h。
        对苦杏仁苷而言,影响含量的因素大小依次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其中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由直观分析得最佳的组合为A381C2。但加水量对苦杏仁苷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考虑到生产节约能源,加水量选用2水平。其提取工艺优选方案为A281C2,即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1h。
        考虑到中药复方的作用,确定水提取最佳方案为A281C3。即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h。
    4验证试验
        按处方比例分别称取苦杏仁、麻黄、桔梗、浙贝母、黄芩及紫苏叶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按已确定的加水量和提取次数、提取时间进行水煎煮,平行试验3次,结果见表10。表明该工艺既能保证苦杏仁苷得到较好的提取,又能得到较高的浸膏收率。
        表5最优化工艺重复试验结果
      序号    苦杏仁苷/mg•ml-1   浸膏得率/%
        1    2.89    23.11
        2    2.86    23.56
        3    2.85         22.83
        讨  论
        在中药的浸提过程中,影响的因素很多,用水为溶媒主要影响因素有溶媒用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药材粒度等。中药粒度小,溶媒易于渗入中药颗粒内部,有利于药物成分的扩散。但过细的粉末,吸附作用增强,降低成分的扩散速度;过细粉末浸出杂质也增加,同时造成浸提液过滤困难。杏苏止咳糖浆的组方中苦杏仁、桔梗、浙贝母、黄芩药材为中药配方饮片,颗粒小或为薄片;麻黄属全草类药、紫苏叶为叶子,质地均较疏松,有效成分较易溶出,因此本试验中没把药材粒度作为考察因素之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