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川牛膝的药学研究进展

  • 来源:国际中医药杂志 作者:田会萍 董亚琳 时间:2013-06-08 14:56:00
  • 核心提示: 川牛膝(Cyathuta officinalis Kuan)是川产道地药材之一,其性善下行,可引血(火)下行,既能逐瘀通经又能补益肝肾,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检索了2012年以前与川牛膝相关的文献,对川牛膝的历史沿革、植物来
      川牛膝(Cyathuta officinalis Kuan)是川产道地药材之一,其性善下行,可引血(火)下行,既能逐瘀通经又能补益肝肾,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检索了2012年以前与川牛膝相关的文献,对川牛膝的历史沿革、植物来源、产地采集、炮制加工以及品质鉴别等进行整理,总结了近几年来川牛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主要临床应用的研究成果,以期望在阐明其药效机理准确指导临床应甩的同时,为其新应用提高依据。
    1川牛膝在本草中的历史沿革
        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Kuan)的干燥根。据文献考证“川牛膝”一词在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的大活血丹、活血丹与乌龙三方中均有记载 。宋•杨士瀛《直指方》也有“小便淋痛,或尿血,或沙石胀痛,用川牛膝……”之说  。现存本草典籍中对“川牛膝”的记叙描述以明清时代居多,如明•贾九如《药品化义》:“取川产而肥润根长者佳,去芦根用  。清•张秉成《本草便读》在对怀牛膝与川牛膝的比较中提到: 怀产者象若枝条,下行力足;川产者形同续断,补益功多……怀牛膝根细而长,川牛膝根粗而大。欲行瘀达下则怀胜,补益肝肾则川胜耳 。尽管如此,历代本草对川牛膝的原植物形态描述并不详尽,药材流通以及临床应用中也多有混淆,直至近代经多番考证,1977版《中国药典》将Cyathulaofficinalis Kuan确定为川牛膝的原植物。
    2川牛膝的产地采集、加工炮制及品质鉴别
        川牛膝为传统的川产道地药材,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其中四川省天全县的川牛膝以品质好、质量优而驰名。调查表明,目前药用川牛膝全部为栽培品,以四川雅安地区的产量最大,虽然近几年也有新产区出现,但其品质优劣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川牛膝的播种期在3~4月份,待苗高约10 cm时进行疏苗,一般生长3~4年。王书林等  采用折干率实验和单株重测定以及对不同生长期的川牛膝多糖进行含量测定,从药材产量和内在质量两方面综合考察发现,秋冬季(11月份)植株枯萎后为川牛膝的最佳采收期。目前,已建立川牛膝的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川牛膝规范化种植的全过程  。临床常用的炮制品有生川牛膝、酒川牛膝和盐川牛膝,酒炙增强祛瘀通经、通利关节的作用;盐炙增强利尿通淋作用。研究发现,以杯苋甾酮韵含量为考察指标,最佳酒炙工艺为饮片加10%的黄酒润透,130"C炒制15 mill;最佳盐炙工艺为饮片加2%饮片量盐的盐水润透,150"C炒制15 min  。
        在品质鉴别方面,黎万寿等¨叫以杯苋甾酮(cyasterone)为指标成分,对川牛膝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从而确定其内在质量。2010版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川牛膝含杯苋甾酮不得少于0.030%  。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川牛膝及其伪品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带谱有明显差异  ,也可作为川牛膝品质鉴别的方法之一。川牛膝传统道地产区的质量已大不如前,其种质有不同程度的混杂或不纯,主要混淆品有麻牛膝(Cyathulacapitata[Wall.]Moq)以及川牛膝和麻牛膝的杂交类群(俗称“红牛膝”),目前已进入流通领域  ,三者在原植物外观上有一定区别,但其药用部位根的区别则不大,容易混淆。此外,不同产区、生态环境以及栽培等因素对川牛膝品质优劣亦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川牛膝的品质鉴定方面,仅靠传统的方法如性状、理化鉴别,甚至于单纯的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已无法对药材质量做出全面而有效的评价。鉴于以上情况以及市场、科研上的需求,如何建立完善、高度敏感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品质鉴另睁方法亟待解决。谭玉柱等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0批川牛膝药材的色谱‘图,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nll'llX4.6nⅡn,5 i.un),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 拄温30°C、210nm波长下,分离出17个共有峰建立了川  牛膝的指纹图谱。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作为川牛膝质量评价和品种鉴别的重要依据。
    3化学成分
        查阅2012年以前的文献发现,目前对川牛膝化学成分研究的资料并不多。已有的报道表明,川牛膝主要化学成分为蜕皮甾酮类、皂苷类、异黄酮类、脂肪酸类以及多糖类化合物等,如杯苋甾酮、森告甾酮、苋菜甾酮A、前杯苋甾酮、异杯苋甾酮、罗汉松甾酮B、p一谷甾醇、胡萝卜苷、齐墩果酸、大豆苷、葛根素、阿魏酸、丁二酸、对羟基苯甲酸、棕榈酸、betavulgarin、苯基1,B.D吡喃葡萄糖苷、6,7-二  甲氧基香豆素、川牛膝多糖等。其中N.[(3,4,5-三甲氧基)苯基]甲酰胺、4-[(1-乙氧基-2-羟基)乙基]苯酚、2,3-异亚丙基二氧基杯苋甾酮、24-羟基杯苋甾酮、2,3-异亚丙二氧基异杯苋甾酮、5,5、.二异丁氧基-2,2 -二呋喃、5,5 -二正丁氧基-2,2 一二呋喃为近年来从川牛膝中分离得到的新成分。14"-19J。
    4药理作用研究
        关于川牛膝的功效,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记载: 怀庆产者,补益功多,四川产者,下行祛湿,在用者之运筹 。杨时泰《本草述钩元》:“川牛膝所禀厚,故肥而长,主补精髓……川牛膝粗而黄者能生精  。。山雷《本草正义》:“川牛膝之名,不见古书,唯张石顽《本经逢源》谓‘怀产者长而无旁须,水道渗涩者宜之’,川产者细而微黑,精气不固者宜之。又谓川产气味形质与续断仿佛……但今时市肆中之所谓川牛膝,则其形甚大,而性质空松,又与石顽之说不类,然用之于肩背手臂,疏通经络,流利关节,其效颇著。盖其质空松,则其力能旁行上达,以视怀牛膝之坚实直下者,功用大有区别”  。2010版《中国药典》对川牛膝功效主治描述是:“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瘾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   。可见,历代对川牛膝的功效论述存在争议。
    4.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曲智勇等t23 J实验结果认为,川牛膝醇提物可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 mt,SHR)的血压,给药6~8周后可维持血压相对稳定,24 kg/kg剂量下川牛膝醇提物的降压作用与依那普利(2.78 mg/kg)比较效果相当,此外川牛膝醇提物可提高SH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增加血浆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l2)合成,降低SHR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D1(transforming~rowth factor-131,TGF-B1)蛋白表达。体外研究表明,川牛膝含药血清可促进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降低脂多糖对细胞的损伤,降低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ing enzyme,ACE)mRNA和血管紧张素II lb受体(angioteusin II type-1b receptor,AT-lb)mRNA表达。此外,川牛膝水煎液在降低SHR血压的同时还可减轻大鼠左心室肥厚,且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陈红和石圣洪【25]采用小鼠肠系膜微循环实验,通过测定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发现,川牛膝可降低大鼠血浆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
    4.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川牛膝多糖可增强正常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和NK细胞活性,提高小鼠碳粒廓清速率、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且该作用随着多糖浓度的增高而增强;改善由环磷酰胺导致的小鼠白细胞数减少[26/,提高鸡血清IgG、IgA和IgA含量  。体外研究发现,川牛膝多糖在10~300.g/ml浓度范围内可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活性C28]。表明川牛膝多糖免疫活性广泛,可增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4.3抗肿瘤作用:川牛膝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中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0%~48.08%;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率为21.995%~42.210%;对环磷酰胺所致正常或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有显著回升作用  。川牛膝中的G-raminam型果聚糖COPS3具有抑制小鼠Lewis移植肺癌生长的作用  。Rong ZHOU等  从川牛膝中分离出两种糖苷类化合物,具有抑制MDA-MB-23 l(人乳腺癌细胞系)的作用。
    4.4抗生育作用:在抗生育方面早期研究发现,川牛膝的苯、乙酸乙酯以及醇提取均具有抗生育和抗着床,其中苯提取物的抗生育作用最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抗着床方面;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生育作用可能与抗着床和抗早孕两个环节都有关,具有剂量依赖性  。川牛膝水煎液具有对抗早、晚期妊娠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且在该实验剂量范围内无明显致畸性  。
    4.5其他作用:研究表明,虽然川牛膝多糖本身无抗病毒活性,但经硫酸酯衍生后在0.25~4.0 mgm1浓度范围内可抑制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引起的细胞病变,2.0mg/m~、4.0mg/ml时其效果与无环鸟苷(0.5mg/r~)相当  。采用MTT法观察中药含药血清对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川牛膝对雌激素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该作用依赖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  。川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可抑制IL-1B诱导的人软骨肉瘤细胞系SWl353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metalloproteinase-13,MMP-13)表达,抑制入鹿角菜胶诱导的小鼠足肿胀  。
    5临床应用
        中医理论认为,川牛膝性善下行,可引血(火)下行,既能逐瘀通经又能补益肝肾,可治疗一切火热上逆、气血壅滞之证。启明  以加味牛膝汤加减,加大川牛膝用量,佐以平肝潜阳、活血化瘀之品,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取得了良好疗效。刘同珍和刘昭坤   以川牛膝配牡丹皮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持续不降者,疗效满意。李超[383以川牛膝为主治疗30例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总有效率为96.6%。川牛膝走而能补,具有利水通淋之功效,李为安和李运斋[393以川牛膝为主药重用,治疗38例肾积水收效较好。王云飞和阙华发C403用四君子汤加川牛膝治疗90例慢性下肢溃疡,有效率为98.3%,创面愈合率为25.0%。此处专取川牛膝“下行”之性,为引经药。
    6结语
        川牛膝的本草记载以明清时代居多,由于对原植物缺乏科学系统的描述,致使后来药材应用状况混乱。近代经考证将其原植物确定为Cyathula offl    cinalis Kuan因此,历代本草中有关“川牛膝”功效的描述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其次,川牛膝“活血化瘀”、“补肝肾”两种功效确切与否抑或有所侧重,尤其是在与怀牛膝的对比应用中,该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另外,川牛膝作为传统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特别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心脑血管系统以及抗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索研究,不但有利于阐明其药效机理,还能为其新应用提高可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