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清“协日乌苏”之功效…。广泛应用于蒙成药方剂中发挥重要作用。经化学成分研究含麝香酮0.9%一3%,并含毗啶,11种雄甾烷衍生物,尚含胆固醇、脂肪、蛋白质、无机盐。为正确合理使用该药材提供依据,笔者对蒙药麝香进行生药学研究。
实验材料来自三泰药业,由笔者鉴定。
1、基源鉴别
1.1麝香为鹿科(cervide)动物林麝Coschas berezovskii FIerov或原麝Moschusmoschiferus L.成熟雄性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1.2麝香目前商品主要有两种即整香和散香。前者指具有囊壳的即习称“毛壳麝香”。除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为散香即习称“麝香仁”,其中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
2、性状鉴别
2.1毛壳麝香呈囊状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7cm,厚2~4cm,开口面的革质皮棕褐色,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央有一小囊孔,直径约3mm。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皮层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状;内皮层呈棕色,习称“银皮”或“云皮”,内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以饱满、皮薄、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
2.2察香仁质柔、油润、疏松;颜色棕黄、棕黑;颗粒状或粉末状。
2.3当门子即麝香仁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者,颜色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棕黄色;粉末状者呈棕色或棕褐色,微带紫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以香气浓烈,质柔润者为佳。
3、显微鉴别
取麝香仁用水合氯醛液装片观察,呈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由不定形颗粒状物集成,半透明或透明,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形、八面体或小规则的晶体;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组织。
4、理化鉴别
4.1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掌中,加水润湿,手捏成团,轻揉即p散;不应沾手、染指、顶指或结块。
4.2取粉末少量,撒炽热坩锅中灼烧,初则进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残渣;无毛肉焦臭,元火焰或火星出现。
4.3取麝香仁0.1g加60%乙醇lOml回流提取15min,滤过,取滤液3ml放入小烧杯中,吊以宽2cm长3cm的滤纸带使其一端抵杯底,浸lh,将滤纸干燥,于紫外灯下观察,上部显黄色荧光,中间呈蓝紫色荧光,加1%氢氧化钠溶液变为黄色。
5、经验鉴别
5.1取一槽针插入麝香仁中,使槽中添满麝香仁并压实,少许片刻,槽内容物便高出槽沿,习称“冒槽现象”。
5.2将细线上涂抹大蒜用长针带线穿过香囊,拉出后大蒜气味消失,而带有浓烈香气。
5.3麝香灼烧时,释放出浓烈的香气,并有氨气味即尿素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