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陈旧性血栓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4-29 16:36:00
  • 核心提示:1概述 血栓是指在机体血液中,由于血小板等凝集或血液凝固而在心、血管内形成的固体。病程大于一个月的血栓称为陈旧性血栓。陈旧性血栓按照部位的话,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生在动脉系统的,动脉血栓形成的基础病变是

    1概述

            血栓是指在机体血液中,由于血小板等凝集或血液凝固而在心、血管内形成的固体。病程大于一个月的血栓称为陈旧性血栓。陈旧性血栓按照部位的话,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生在动脉系统的,动脉血栓形成的基础病变是血管内膜受损,血小板黏附聚集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扳机”作用;另一类是发生在静脉系统,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瘀血和高凝。在个别情况下,有出现全身性血管都出现血栓。实际上我们在临床上更多的是见到动脉和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

            预防动脉血栓形成主要是降血脂和抗血小板黏附、聚集,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则抗凝和采取措施减轻瘀血。动脉血栓的治疗方案主要是溶血栓或经皮冠脉介人术( PCI),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案主要是抗凝。常用的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和溶栓药,如经典的抗栓药阿司匹林,凝血酶抑制剂肝素、水蛭素也广泛应用于临床以防治陈旧性血栓。

    陈旧性血栓相当于中医的脱疽或者血瘀证。马培之《医略存真》云:“有湿热为患者有感瘟疫毒疠之气而成者……又或严寒涉水,气血冰凝,积久寒化为热,始则足指木冷,继现红紫之色,足跗肿热,足指仍冷,皮肉筋骨俱死,节缝渐次裂开,污水渗流,筋断骨离而脱。”中医学认为血栓形成属于“血瘀”证范畴,临床上多使用活血化瘀方药防治血栓形成,通过系统地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最终达到标本兼治,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陈旧性血栓的病发率和死亡率,中药不良反应少显示出其良好的研究开发前景。

    2中医研究概况

            从其病因症状来看,陈旧性血栓分为:

            (1)湿热下注型患肢肿胀、胀痛,压痛明显,皮色暗红而热,浅静脉扩张,按之凹陷,伴低热,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

            (2)血瘀湿重型患肢明显肿胀疼痛,皮色暗红,浅静脉扩张,活动后症状加重。舌质暗红,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沉细或沉涩。

            (3)脾肾阳虚型相当于慢性期患者。患肢肿胀较轻,沉重胀痛,朝轻暮重,伴腰酸畏寒,疲乏无力,不欲饮食,或皮色暗褐,溃疡经久不愈,肉芽灰白,脓水清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总之,陈旧性血栓的形成,多因气血失调,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或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经脉,使血行瘀滞、痹阻不通所致。早期多由于湿热之邪流注下肢,壅阻脉络,血行瘀滞,中、后期则为正气不足与湿热瘀阻并存,两者互为因果。本病的病机当责之于气滞及血,累及脉络。从临床上看,大多数人认为是外科手术后及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正确治疗,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

    3中药治疗

    3.1单昧中药

    中医学认为血栓形成是“血脉不通,血行失度,血凝而不流,血气不至”所致的“血瘀证”。

    3.1.1丹参

            丹参能够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改善血黏度,增快血流速度,而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释放,溶栓并有助损伤组织再生修复的作用。

    3.1.2水蛭索

            水蛭素是吸血水蛭唾液腺中分泌的一种酸性多肽。水蛭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有力的凝血酶天然抑制剂,有良好的抗凝血、抗血栓作用,对多种血栓疾病如静脉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血栓、血栓性静脉炎及冠状动脉血栓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嘲。3.1.3红花

    红花中的红花黄色素(SY)对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对凝血过程中血小板黏附、血栓形成、纤维蛋白交联等过程均有抑制作用。

    3.1.4    川芎

    川芎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川芎哚(T-1)以及其类似物抗血栓作用与血小板黏附性降低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为川芎的活血化瘀、抗血栓作用提供中药抗血栓的实验研究进展了实验依据。此外,川芎中的提取物川芎嗪可以通过影响TXAz/PGIz比例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形成外,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提高血浆中AT-Ⅲ的含量,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及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对血管内皮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3.1.5羌活

    羌活水煎沉醇溶液浓度为O.1g/mL时可抑制离体兔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血栓增长速度,使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延长。

    3.1.6灯盏花素

    灯盏花素是从云南特有的菊科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炼制而成的中药成分,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与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对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急性脑梗死早期,灯盏花素伍用降纤酶治疗,因其抗凝、抗血栓、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作用叠加而使疗效得以提高,且安全有效。

    3.1.7葛根素

    葛根素有降低血管内皮素和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黏附,具有抗血栓形成,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黄芪味甘且性微温,可大补元气,扶植心气,率血运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浓度高于5.0mg/mL的荆芥炭提取物(STE)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SE抑制作用就更加强烈。路路通注射液可以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液黏度,尤其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更为显著,从而发挥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3.1.8茶叶

            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可以作用于血凝第三阶段,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抑制血TXAz小板释放 TXBz,降低血浆TXB2,升高血浆6一酮PGFIa水平和6一酮

    PGFIa/TXBz;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强血液流动性,以此防治血栓形成。

    3.1.9    大蒜

    大蒜具有增加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作用,并能有效防止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此外,大蒜还具有显著的抗诱变、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1.10    白芍

    白芍总苷是从白芍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含有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成分。具有降低体内血栓湿质量,显著降低体外血栓湿质量、干质量和缩短血栓长度,降低体内血栓形成时间等作用,说明白芍总苷具有显著抗血栓形成作用。

    3.2中药复方

            (1)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促进凝血酶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PA活性,抑制PAI活性,体内外均有明显抗凝作用[6l。

            (2)血府逐瘀汤(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生地、枳壳、桔梗、柴胡、牛膝、甘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促进其解聚,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电泳,使全血和血浆黏度、血沉、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含量及体外血栓形成等各项指标。

            (3)消栓通络方(川芎、丹参、黄芪、泽泻、三七、槐花、桂枝、郁金、木香、冰片、山楂)可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近代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血脂增高和脑血栓引起的精神呆滞、舌质发硬、言语迟涩、发音不清、手足发凉、活动疼痛等症。

            (4)身痛逐瘀汤加味(当归、秦艽、独活、香附、川牛膝、桃仁、川芎、赤芍、地龙、水蛭、红花、五灵脂、没药、虻虫)可活血化瘀止痛。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跌打损伤所致的血瘀证,能加速血流速度。

            (5)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鸡血藤、川牛膝、甘草)可活血化瘀,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电泳,促进血栓的解聚。

            (6)滋阴活血方(生地、麦冬、玄参、石斛、丹参、川芎、当归)可滋养阴液、活血化瘀。此方可以明显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龚婕宁等发现滋阴活血方对小鼠体内急性血栓的形成以及血瘀证大鼠体外血栓的形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血栓形成,注重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特别是活血化瘀药物有抗血栓形成及改善血流变的作用,在调节人体凝血机制、加快血栓溶解、机化、再通及侧支循环建立方面,有着可靠的疗效;在安全性方面,优于西药。

    4结语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寻找可以降低血液黏度的药物来预防血栓性疾病,但同时引发了消化系统溃疡的发生,以酿成无症状性溃疡病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增高。相对而言,具有抗血栓作用的中草药研究显示出一定的优势。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寻找具有抗凝作用的天然、安全、可药食两用的中草药或中药方剂,可以充分发挥中草药的优势和特点,这不仅对临床防治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而且有益于活血化瘀治则的深入研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