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的研究进展

  •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4-14 15:57:00
  • 核心提示:  中医诊断中没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名,相关描述可散见于“健忘”、“善忘”、“呆症”、“癫狂”等病证的文献中。笔者认为,按照程度不同可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

      中医诊断中没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名,相关描述可散见于“健忘”、“善忘”、“呆症”、“癫狂”等病证的文献中。笔者认为,按照程度不同可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归于“健忘”、“善忘”的范畴,而将痴呆归于“呆症”、“癫狂”的范畴。

    1痰瘀与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脾虚失运,致使津液失调、痰浊内聚、流注血脉而成,其病情的发展多从痰至瘀、痰瘀互结。《灵枢·血络论》日“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景岳全书·痰饮》日“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即所化之物,而非不化之物也。但化得其正,则体形强,营卫充,而痰涎皆本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脾主运化布精,为生痰之源,脾的运化功能正常,使水谷精微之“清脂”化生有源,并通过布精作用输布全身;若脾气亏虚或脾气壅滞,不但“清脂”不得输布,津液代谢也出现异常而酿湿成痰。痰浊是病理产物,又能成为新的致病因素,痰浊可随气血运行,内达五脏六腑,外至四肢百骸,可停留于任何部位引发疾病,若痰浊进入血脉中,便形成高脂血症。唐容川《血证论》日“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指出了由瘀致痰、痰凝更甚的过程。吴松鹰等研究显示,痰瘀及衰老过程能影响脂质代谢的过程,45岁后,脏腑功能逐渐低下,易形成痰浊、血瘀,二者作为病理产物,同时又可成为致病因素,在本虚的基础上,共同影响脂质代谢,引发脂质代谢紊乱。分析文献发现,多数医家都认为高脂血症为本虚标实证,无论本虚为肝脾肾三脏何脏之虚,多有痰瘀互结之实。颜德馨认为,血脂异常“病涉五脏,独重于脾”,强调“痰瘀同治,调气为先”,其验方“颜氏降脂方”的主药为黄芪、生蒲黄、海藻、水蛭、苍术、虎杖,体现了健脾化痰活血的思想。王绵之在治疗高脂血症时认为,“脾虚气弱为病之本”,“痰瘀气滞为病之标”。周仲英认同补益肝肾的作用,更强调痰瘀同治的重要性,其验方“降脂1号”以活血涤痰药为主,“降脂2号”以补肝肾药为主,临床辨治均获得较好疗效。

    2高脂血症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脾虚失运、痰浊瘀血内蕴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病机,这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MCI的病因病机有相同之处,也与现代医学对两个病的相关认识一致。有关血脂异常和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有研究认为,中年期血脂升高是晚年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认识尚未一致。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证实,脂质代谢异常与 MCI的发病密切相关,对MCI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化也有重要影响,降脂治疗对于阻止上述转化有积极意义。孙晶等研究发现,高脂血症小鼠出现明显的记忆力下降,给予双歧杆菌降脂治疗后,小鼠记忆力明显改善。考虑高脂血症导致血液黏度增加、血流减慢、血液携氧能力下降,造成小鼠脑部缺血缺氧、记忆力下降。脑内胆固醇(cholesterol,TC)代谢的稳态对于维护神经元细胞膜的正常功能以及乙酰胆碱的合成代谢都十分重要,因此高TC血症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尤为密切,高TC血症是MCI与A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目前许多临床研究都进一步支持他汀类药物的抗痴呆作用。3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MCI患者的apoE£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加,提示£4可能是MCI的危险因子,考虑到£4等位基因是AD的易感基因,进一步提示£4也可能是某些MCI患者易转化为AD的遗传学基础。进一步研究发现,apoE£4在从MCI发展为早老性痴呆过程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Aggarwal等发现,MCI患者的£4等位基因频率介于健康老年人与AD之间,是MCI进展为AD的重要预测因子。Tiemey等研究了143例MCI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测(MMSE)得分均大于24分或痴呆评价量表得分大于123分,在107例有DNA样本的患者中,29例(27%)在2年内发展为AD,apoE基因型与年龄和教育均对转化为AD的预测有17%的敏感性和95%的特异性,如果加上延迟回忆和再认成绩,预测MCI转化为AD将达到83%的敏感性和96%的特异性。Traykov分别两次进行大样本、多病种的apoE基因多态性调查,观察对象包括AD、VD、MD(混合性痴呆)、 MCI,并将MCI细分为有血管性疾病和无血管性疾病两组,得到相同的结论,即apoE等位基因是非血管性MCI的危险因素,而合并血管性疾病MCI的apoE£4基因频率与对照人群并无显著差异。

    4 apoE基因与脂质代谢

      apoE基因多态性是导致个体之间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差异的常见遗传因素之一,血浆TC60%的变异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其中14%来自apoE基因的多态性。各apoE表型的TC水平高低依次为E4/4>E3/4>E2/4>E3/3>E3/2>E2/2,这种作用不受环境因素、性别、年龄等的干扰。apoE基因多态性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fhilzh-density-lipoproteins-cholesterol,HDL-C)之间的相关性一直存在较大争议,Dallongeville研究中没有观察到apoE各基因型之间TG的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TG水平个体差异大,掩盖了apoE基因型对TG水平的影响。Tan等研究显示, HDL-C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受种族影响;在一项对希腊西北部人群的研究中,Liberopoulos等没有观察到等位基因£4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发现£2携带者的血清TG水平明显升高,TC、LDL-C和apoB水平明显降低。研究证实,不同apoE异构体与受体结合的活性以及自身在体内的代谢速率存在明显差异,E2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只有野生型E3的1%左右,这是导致apoE不同表型个体血脂水平不同的原因之一。薛越强等建立了人apoE4基因的近交系转基因鼠模型,除血清TC和TG都显著升高外,还发现转基因鼠的空间记忆力明显下降,该结果一方面证实apoE基因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示apoE的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参与脑内脂质运输、分配以维护局部脂质稳态达到的,该实验结果同时证实脑内脂质代谢平衡对于维护认知功能的重要性。

    5 apoE基因与痰瘀证

            研究表明,血瘀与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毛细血管通透性、血管活性肽、血小板功能及抗凝系统、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功能异常等有关。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出典型的血瘀证,高脂血证主要表现为痰证,中医认为痰瘀同源,二者相互影响,临床上血瘀证与痰证在疾病中常兼而有之。痰之所以能致瘀,是因其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激发下,发生了某些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改变了自身的化学结构和性质,成为新的致病因子。痰瘀间存在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二者有区别又相互关联。

            关于中医证候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报道相对较少,国内一些研究显示,与疾病有关的基因多态性和中医证候多样性及发生频率的规律性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宋剑南等认为,尽管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尚未得到证实,考虑apoE£2是IⅡ型高脂血症形成的分子基础,而高脂血症在中医属于痰浊的范畴,加之apoE£4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可以推测,冠心病与中医的痰凝血瘀相关。

            国外正在开展多中心MCI治疗实验,但西药治疗方法比较单一,而中医药资源丰富,有希望在MCI治疗方面走出一条新路。研究MCI与痰瘀证的关系有助于深入认识MCI的潜在病因病机,为研究中医药防治MCI的可行性提供思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