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芪黄汤防治大鼠局灶性脑梗塞的实验研究

  • 来源:中国中医药科技 作者: 时间:2008-12-23 14:51:38
  • 核心提示:  我国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世界第7位,而幸存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重度致残率达40%以上。其中脑梗塞约占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75%,故受到格外重视。本实验观察芪黄汤对局灶性脑梗塞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为其临床防治局

      我国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世界第7位,而幸存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重度致残率达40%以上。其中脑梗塞约占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75%,故受到格外重视。本实验观察芪黄汤对局灶性脑梗塞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为其临床防治局灶性脑梗塞提供实验依据。 l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50只,体重200-250g,雌雄各半,由湖北省科学院动物室提供。

      1.2 药物 芪黄汤:黄芪12g、大黄6g,购于湖北中医学院附属门诊部水煎浓缩。大剂量组含生药量为1g/ml,中剂量组含生药量为0.5g/ml,小剂量组含生药量为0.25g/ml。4℃保存备用。

      1.3 分组及给药 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芪黄汤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取芪黄汤煎液给大、中、小剂量组动物灌胃,每日喂药2次,每次4inl,持续1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动物给予自由饮食。

      1.4 造模 1周后,芪黄汤大、中、小剂量组,模型组禁食24小时,自由饮水,使用栓线法造模。插线选用日本产的高碳素钓鱼线,直径为O.20-0.25mm,长度40-50mm,并在距前端20mm处作标记,前端在解剖镜下灼成球体后置肝索中浸泡备用。大鼠用2%的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将制备好的栓线插入颈总动脉送人颈内动脉直至大脑中动脉的起始处,停止插线,固定插线在血管外的部分,缝合浅筋膜和皮肤。等动物苏醒后出现明显偏瘫症状,身体倾斜,爬行旋转。

      1.5 指标检测 处死大鼠取右前脑100-150mg制成1%的组织匀浆,用于检测脑组织中SOD的活性(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取左前脑100-150mg称重后在105℃恒温箱烘干至恒重,即为干重,计算脑含水量。

      脑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

      取脑组织于视交叉至脚问窝冠状面甲醛固定,然后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学变化。

      1.6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各组大鼠脑含水量及脑组织SOD活性的测定 见表10

      表1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及脑组织SOD活性的比较(x±s)

    组别             n  剂量(g/kg)  脑含水量()       SOD(Umg·prot)

    正常组          10     -        7312±125      12349±2314

    模型组          10     -        8546±489##     8445±1956##

    芪黄汤小剂量组  10     4        8502±259**     8857±1846*

    芪黄汤中剂量组  10     8        8205±368**   10135±2251**

    芪黄汤大剂量组  10     16       8103±242**   11024±1564**

      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O.05,**P<0.01;与芪黄汤小剂量比较△p<0.052.2脑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

      正常组:大鼠脑组织内神经元轮廓清晰,多呈锥形、星形、梭形。细胞周围有狭带状亮区,细胞核大而圆,着色较深,位于细胞中央,偶见嗜酸性核仁。模型组:动物的脑组织可见水肿现象。水肿主要发生在梗塞区的皮质层,神经元轮廓模糊,细胞周围间隙明显增大,血管周围间隙明显增宽,胞体着色变浅,胞核浓缩,甚至核溶解,胞质分界不清,可见明显的软化灶及粒细胞的浸润。芪黄汤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的好转,且这种变化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芪黄汤大剂量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表现为神经元细胞形态规则,细胞核大深染,细胞间排列较整齐,界限较清楚。芪黄汤小剂量组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大量资料表明“气虚血瘀”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特点。针对这一病机特点,本方采取“益气活血、化瘀通腑”之法。本方由黄芪和大黄两味药组成。黄芪为益气之品,甘缓,益气扶正以帅血,血随气行,周流不停。益气药在扶正的同时,亦能起到活血作用。《名医别录》谓黄芪“逐五脏间恶血”,是谓益气以防血滞留瘀。有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改善脑缺血及增加脑血流量作用。大黄,活血祛瘀通腑。“离经之血,瘀于脑府”,对于中风而言,症状的出现及其严重性均为脑部“瘀血”的结果。本方中一为益气治本,一为活血祛瘀治标。一主静,一主动,两者在同一方剂中,补泻结合,动静相因,相互制约,协同作用,以达邪去正复。

      急性脑缺血可导致脑水肿。脑水肿是导致脑缺血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结果显示应用芪黄汤各组动物脑水肿明显减轻,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改善,大脑局部血流量显著增加。

      脑缺血后脑内能量合成障碍,ATP消耗,产生氧自由基,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是脑缺血时脑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故加速氧自由基的消除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是防治脑梗塞非常有益的措施。应用芪黄汤各组动物SOD的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增高。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芪黄汤对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芪黄汤对局灶性脑梗塞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为减轻神经元细胞在受到缺血缺氧时的损伤,减轻脑水肿;抗自由基的作用。但由于引起脑梗塞的机制非常复杂,对于芪黄汤防治脑梗塞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