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性苦寒,有小毒,近年来实验研究表明,其毒性成分二萜内脂类黄独乙素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肝脏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当归与其同用,可起到抑制其毒性作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了中药配伍的科学性,但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阐明其合理性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药学研究工作者已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研究采用 HPLC/PDA,对黄药子配伍当归合煎液与单煎混合液中的阿魏酸和黄独乙素2个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从一个侧面探讨黄药子配伍当归的科学性。
l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Waters 2695 Separation Module HPLC(美国,Waters公司);Waters 2996 PDA紫外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含在线真空脱气机、高压二元梯度泵、恒温自动进样器、柱温箱;Empower 2色谱管理系统;KO一500DB型数控超声清洗仪(江苏,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Toledo AGl35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公司); GLYZ—O.5B型冷冻干燥机(上海,浦东冷冻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1.2试剂
色谱甲醇(中国,DIKAM公司);色谱用水为娃哈哈纯净水(中国,娃哈哈公司);分析级乙酸(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公司);实验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级。
1.3药品
阿魏酸对照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黄独乙素对照品为自制,归一化法计算其纯度均大于99%;黄药子购于黑龙江省药材公司,产地河北,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当归购于黑龙江省药材公司,产地安徽,为伞形科(Umbelliferae)当归(Angelica sinensis Diels)的根。上述生药鉴定均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 min×4.
3溶液制备
3.1一对照品储备溶液
精密称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加70%甲醇配成625μg·mL的对照品储备溶液。精密称取黄独乙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成125/~g·mL的对照品储备溶液。
3.2样品溶液
3.2.1黄药子配伍当归合煎液
黄药子配伍当归(1:2)饮片头煎10倍量水,浸泡2h后,煎煮lh,二煎8倍量水,煎煮lh,合并煎液,浓缩,超速离心机8000转离心3h,继续浓缩至每毫升含生药材0.
分别精密称取与“3.2.
4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3.
归,得阿魏酸和黄独乙素的回归方程分别Y=33.56X+5.957 r=0.9997
Y=77.14X一8.08 r=0.9995
线性范围分别10.95-74.35t-tg·mL和5.000-11.25p.g·mL~,最低检测限定义为信噪比(S/N)为3:1时的最低检出阿魏酸和黄独乙素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3和11,ug·mL~。
5方法学考察
5.1精密度试验
配制3个浓度的对照品混合溶液(阿魏酸:10,40,60,ug·mL;黄独乙素:5.000,8.750,11.25μg·mL),进样量为10μl,连续进样6次,第l,2,3,4天内同法测定,每天重复进样4次。阿魏酸和黄独乙素日内RSl3分别小于1.4%,1.8%;日间RSD分别小于4.7%,2.4%。
5.2稳定性试验
取黄药子配伍当归合煎样品溶液,分别于第0,2,4,6,9,12h进样测定,结果阿魏酸和黄独乙素这2个成分峰面积的平均值分别为l 527.5和465.9;RSD分别为2.9%、1.6%,表明在12h内基本稳定。
5.3重复性试验
按“3.
5.4回收率试验
按“3.2.
6样品测定
取“3.
7讨论
7.1为选择最佳检测波长,以使2个成分能够同时被检出,我们采用HPLC/PDA检测,结果在280nm下黄独乙素有最大吸收峰,322nm下阿魏酸有最大吸收,为使所有峰均能检出,故选择300nm为测定波长。
7.2由于要同时测定的2个成分极性差异很大,采用等度洗脱难以达到有效分离。经过反复摸索,选择甲醇一水系统,采用梯度洗脱法,并在流动相中加人少量的乙酸以改善色谱峰的峰形和分离度。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