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颗粒为麻黄等十味药材经加工提取制成的颗粒剂,本方经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著,具有清热解表、理气化饮、止咳祛痰功能。用于表寒里饮化热所致的咳嗽。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止咳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有效成分麻黄碱进行定量测定,筛选最佳的提取工艺。
1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10Avp紫外检测器;LC-10ATvp溶剂输液泵;浙江大学N-2000双通道色谱工作站;METrLER TOLEDO ABl35.S 1/10万双量程电子天平(梅特勒一托利多);CQF-I-6超声波清洗机(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批号:171241-200404,含量测定用),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磷酸为分析纯,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提取实验方法
2.1正交试验设计
以麻黄碱为指标,选择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三个因素,每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L9(3)交设计.
2.2麻黄碱和干浸膏的提取
按表l设计9组试验,根据处方比例取麻黄十味药材
2.3有效成份麻黄碱的测定
2.3.1色谱条件色谱柱:HypersiL ODS,(4.
2.3.2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5 mg,置1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超声溶解,摇匀,精密量取1 mL至1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 mL中含盐酸麻黄碱50ug)。2.3.3线性关系精密吸取盐酸麻黄碱(0.498 0mg·mL)的对照品溶液0.5、1、2.5、5、lO、15u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定其色谱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x(ug)为横坐标,相应峰面积l,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2 138 452.203 x—19 085.117 2,r=O.999 98,结果
表明:盐酸麻黄碱量在0.249—7.470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3.4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水煎浓缩液(
2.4干浸膏得率的测定
精密量取水煎浓缩液(
2.5正交试验
根据表l,选择L。(3)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把麻黄碱含量(Y%)、干浸膏得率(Y2%)最高者定为100%,其余按公式Y1=Yli/Y1max×100%,Y2=Y2i/Y,max×100%,计算相应得分,再按公式Y=O.7Yq+0.3Y2计算综合评分作为筛选指标。
2.6结果分析
根据表3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因素A有显著影响(P<0.05),A1>A2>A3,、故加水量选A1;因素B、C无显著影响(P>0.05),从节省工艺时间考虑,故煎煮时间选B。;煎煮次数选C2,与C1比较可相应
增加生产投料量l倍,更适合工业生产。故将工艺组合确定为A1B
2.7 中试工艺条件的验证试验
因工艺组合A1B
以上结果表明:工艺A1B
3讨论
3.1正交试验指标的选择
麻黄润肺止咳,宣肺平喘为方中君药,其中麻黄碱为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其含量可反映水溶性成分煎出效果,因此选取麻黄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碱含量作为水煎工艺的主要考核指标。考虑到本品为复方中药制剂,因此将提取物总固体得率(干浸膏得率)作为水煎工艺的次要考指标,权重系数分别定为0.7和0.3。
3.2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有关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文献报道有多种,酸碱滴定法、比色法、薄层光密度法、薄层扫描法、效液相法等,根据本品处方、提取工艺、剂型特点及麻黄碱的理化性质,选择高效液相法测定本品麻黄碱的含量,参考文献选择甲醇.水.磷酸(23 77:0·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结果盐麻黄碱峰保留时间适中(约8 min),该方法具有法灵敏、简便,分离度、重现性好的特点。
3.3小结
本试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得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案:麻黄等十味药材水煎1次,每次加12倍量水,煎煮1 h。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社·2005.
[2]王宝琴.中成药质量标准与标准物质研究[M].北京:中国药科技出版社,1994.3.
[3]梁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宣颗粒剂中麻黄碱的含 [J].药物分析杂志,1999,19(4):276.
[4] 刘定远主编.医药数理统计方法(第三版)[M].北京:人民生出版社,2002.1.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