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本报四川讯 最近,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丁维俊副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进行的一项旨在探索中医证侯与人体微生态特性之间的关联性的研究发现,肾阳虚证患者存在唾液菌群失调,可能为中医诊断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此项研究的初
本报四川讯 最近,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丁维俊副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进行
的一项旨在探索中医证侯与人体微生态特性之间的关联性的研究发现,肾阳虚证
患者存在唾液菌群失调,可能为中医诊断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此项研究的初衷是探讨中医舌诊的物质基础。此前,国内学者采用温湿度检
测、舌像数据等物理分析方法,组成成分与氧化还原电势等化学分析方法等,对
舌诊的机理进行过研究,但离取得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舌诊客观化指标尚有较大差
距。
目前,口腔微生物学研究发现,唾液菌群中各种主要细菌的相对构成比以及
绝对含量计数可以随着口腔微生态的变化而产生悬殊差异,是较易于获得且具有
重要意义的潜在中医诊断新指标之一。
据此,丁维俊在他主持的“家族性肾阳虚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项目中,
结合肾阳虚中医证候标准与临床指标,筛选了2个典型的阳虚家系,收集肾阳虚
患者的唾液标本,以唾液菌群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培养,计数培养皿表面的菌落形
成单位数,并将之与正常人唾液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正常人唾液中的优势菌种如链球菌、葡萄球菌、消化链球菌、不
产黑色素普氏菌等在两个肾阳虚家系患者的唾液菌群中显著下降,表明机体抵抗
外源性微生物感染的能力下降;产黑色素的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二氧化碳
噬纤维菌检出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细菌检出量的变化与检出率类似,其细菌构
成比的失调程度与证候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