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张志明医师自2001年1月到2003年1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并与西药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新中医》2004年第36卷第11期中对此作了报道。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张志明医师自2001年1月到2003年1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并与西药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新中医》2004年第36卷第11期中对此作了报道。
治疗时将102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中药以痛泻要方合四神丸加减。其方由白术、白芍、黄芪、陈皮、防风、青皮、补骨脂、肉豆蔻、山楂、元胡、车前子、茵陈、紫苏叶所组成。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同时口服西药:硝苯地平片,每次10mg,每天3次;葡萄糖酸钙,每次1g,每天3次;谷维素片,每次20mg,每天3次;维生素B1片,每次20mg,每天3次;氟派酸胶囊,每次0.2g,每天3次;均口服,1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后判断疗效。
对照组单纯以西药治疗,药物、疗程均与治疗组相同。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88.5%,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治愈率52.0%,总有效率62.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腹痛、腹泻的范畴。病变部位虽在大肠,但与肝、脾胃等功能失调有关。临床多从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辨治。据此,张志明医师方选痛泻要方合四神丸加减。方中黄芪、白术健脾化湿;青皮、防风散肝舒脾;白芍柔肝,一散一柔;陈皮、紫苏叶调理胃肠之气,紫苏叶能解鱼鳖之毒,尤其适用于膏梁厚味美食之人;车前子、茵陈祛湿解毒;元胡行气止痛;山楂消积导滞;补骨脂、肉豆蔻温脾肾而涩肠止泻。诸药合用,具有平肝补脾、祛湿解毒、理气止痛、消导化滞、涩肠止泻之功效。以上所进行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优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