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证实 健脾温中法对I B5有疗效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临床观察用健脾温中法(主要方药为肠祺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取得初步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应激腹泻大鼠实验模型,证实中药有可能是通过调节紊乱的胃肠激素达到冶疗作用的。 科研人员选用5
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临床观察用健脾温中法(主要方药为肠祺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取得初步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应激腹泻大鼠实验模型,证实中药有可能是通过调节紊乱的胃肠激素达到冶疗作用的。
科研人员选用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大剂肠祺方(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炮姜、乌药、白芍、枳壳、炒防风)组、小剂肠祺方组、得舒特(高选择性胃肠道钙通道阻滞剂)组共5组,后4组大鼠采用番泻叶灌胃同时给予束缚应激刺激两周的方法造成脾胃虚寒型IBS模型,再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两周。期间观察比较各组大鼠稀便级变化情况。将各组大鼠处死后观察其血浆及肠组织中生长抑素 (SS)的含量变化。
从稀便组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药物治疗前1天,各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 0.01),提示前期的脾虚造模成功。在药物治疗第l周中,得舒特组的稀便级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其他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得舒特起效迅速,可较快改善腹泻症状。在药物治疗两周后,大剂肠祺方组的稀便级明显低于得舒特组(P<0.01),提示得舒特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肠祺方,肠祺方组起效较慢,但长期疗效好于得舒特,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大剂量时疗效更明显。从大鼠血浆中SS含量比较可以看出,大剂肠祺方组的SS含量明显低于得舒持组(P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