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证实——砂生槐子生物碱可使胃癌细胞凋亡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日前,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从砂生槐种子(砂生槐子)中提取了亲脂性总生物碱,并以人胃癌SGC一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证实砂生槐子生物碱可在体外明显抑制SGC一790l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SGC一7901细胞系凋亡,且这一作用呈浓度、时
日前,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从砂生槐种子(砂生槐子)中提取了亲脂性总生物碱,并以人胃癌SGC一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证实砂生槐子生物碱可在体外明显抑制SGC一790l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SGC一7901细胞系凋亡,且这一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
砂生槐又名“西藏狼牙刺”、“刺柴”,豆科槐属,产于西藏波密、拉萨、米林等地,为西藏高原特有植物。藏医药记载砂生槐多以种子入药,味苦性凉,可消炎解毒、催吐,主治湿热黄疸、白喉、痢疾、赤巴病、消化不良、虫病等,是一种极为宝贵的药用植物资源。
研究人员以MTT比色法检测生物碱对SGC一7901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皎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DNA碎片的形成;流式细胞仪分析并测定细胞凋亡率。实验发现,砂生槐子生物碱在0.6~4.8毫克·毫升-1的范围内对SGC一7901胃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将之与SGC一790l细胞株共同培养24小时后,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DNA凝胶电泳呈现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到一个DNA含量<2n的分布区,即“亚G1峰”。
研究人员介绍,细胞增殖与Gl期发生的事件有关。Gl期可能存在一个限制点(R点),该点可能受一系列环境信号的影响,如果能通过此点,细胞可以继续生长进入S期而完成细胞分裂,肿瘤细胞则失去这种控制。
本实验用MTT法测定的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能间接反应细胞的增殖情况,证明砂生槐子生物碱在0.6~4.8毫克·毫升-1浓度范围内均对胃癌SGC一790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说明砂生槐子生物碱可能通过影响G1期发生的事件或调节R点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有别于坏死的细胞主动性自杀,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有序性死亡过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进一步阐明凋亡的基因调控机制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本实验的荧光显微镜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均证实砂生槐子生物碱体外具有较为显著的诱导胃癌SGC一790l细胞凋亡作用,且可抑制细胞进入S期,使细胞在Gl期堆积。
研究人员指出,有分析表明砂生槐子至少含有4种生物碱:1.64%氧化苦参碱、0.5%氧化槐果碱、0.172%苦参碱、0.005%槐果碱。关于这4种生物碱的活性研究已经有多篇报道,证实它们具有调节BcI一2蛋白表达、抗肿瘤、抑菌、抑病毒、抗心率失常、正性肌力、抗缺氧、扩血管、降血脂、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学作用。另外有报道称苦参碱具有诱导胃癌SGC一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但使SGC一790l细胞阻滞于S期,造成S期细胞堆积。这一点与本研究结果不同,砂生槐子总生物碱诱导细胞凋亡效应是否是由这些生物碱引起,还是由砂生槐特有的生物碱引起,需进一步研究。《中国医药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