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银杏叶制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的树叶,主要含有黄酮苷和特有的萜烯。黄酮苷主要是山柰酚及槲皮素的葡萄鼠李糖苷。萜烯主要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银杏内酯即苦味素,分别有银杏内酯A,B,C,M,J和银杏新内酯
    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的树叶,主要含有黄酮苷和特有的萜烯。黄酮苷主要是山柰酚及槲皮素的葡萄鼠李糖苷。萜烯主要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银杏内酯即苦味素,分别有银杏内酯A,B,C,M,J和银杏新内酯共6种。此外,银杏叶中还含有酚类,生物碱类,以及钙、镁、钾、磷、锶、铁等多种元素和17种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发应用的银杏叶制剂主要有:梯波宁、强力梯波宁、 Heret、银可络、百路达、金纳多等。作者概述银杏叶制剂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发该制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药理作用 1.1对脑循环系统的作用 大量文献报道,银杏叶提取物(GBE)有保护缺血性脑损伤,改善神经元的功能。沈明勤等给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模型的大鼠分别以GBE 1,0.5,0.25mg·kg-l舌下静脉注入2.5 h后计算各组脑梗死体积,结果发现上述药物组的脑梗死体积分别仅有对照组(溶媒组)的48.85%,56.76%,54.15%。该实验还发现脑局部缺血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应用GBE后能提高SOD活性,并可明显降低MDA的含量,降低缺血脑组织的含水量及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孙建新等测定断头小鼠脑中腺苷三磷酸(ATP)、磷酸苷酸(PC)及乳酸(LA)含量时发现小鼠断头30 s后脑ATP,PC含量明显下降,LA含量显著增加,而预先连续7 d口服银杏叶提取物60mg•kg-1或120mg·kg-l均能显著减轻小鼠脑缺血时 ATP。PC的减少及LA的增加。GBE还可明显促进缺血皮层脑电图(EEG)恢复和延长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给大鼠连续灌胃GBE 8 d后,用阻断双侧椎动脉和颈总动脉方法制备脑缺血病理模型,缺血 5 min及再灌流1 h,记录皮层脑电图(EEG)变化。结果表明,0.2 g·kg-1GBE可促进缺血EEG较快恢复,10 min恢复为正常的93%,而对照组仅为 46.4%。用结扎小鼠颈总动脉法观察4 g·kg-1GBE可使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说明GBE对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引起的EEG改变和缺血缺氧有明显保护作用。 1.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2.1改善学习记忆 口服银杏叶提取物4周或8周均能促进小鼠学习记忆过程,提高记忆再现力。银杏叶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均能明显改善由 NaNO2及东莨菪碱引起的记忆损害。醇提物作用较水提物强,且对正常成年小鼠亦有促进记忆保持的作用。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大鼠的学习,促进记忆的保持,其机制可能与影响中枢胆碱能神经有关。高向东等通过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单侧损伤SD大鼠NBM以破坏胆碱能神经,采用Y型迷宫法检测动物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利用放射化学检测皮层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力,观察银杏内酯A对胆碱能损伤记忆功能的恢复,脑内ChAT的变化。结果发现,银杏内酯A对胆碱能损伤记忆功能具有恢复作用,且能防止ChAT活力降低。 1.2.2对衰老、痴呆、脑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银杏叶中黄酮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促进微循环、稀释血液、阻滞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因而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延缓痴呆的发展。 1.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3.1对心脏的作用 潘晓宏等研究发现GBE能显著减少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所致的心律失常,可明显降低室早的发生次数,减少室速、室颤的持续时间,降低心律失常分级,故认为GB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对脑垂体后叶素(Pit)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GBE 1,2,4 g·kg-1均可显著抑制Pit致大鼠心电图T波的改变,降低血浆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刘赛等采用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模型,以心电图、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活性和梗死面积等指标评价银杏叶总黄酮(TFGb)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TFGb(16.7 mg·kg-1·d-1,ip,连续用药14 d)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兔EKG中ST段异常抬高的总幅度以及病理性Q波的出现次数,显著抑制心肌组织磷酸肌酸激酶释放。硝基四氮唑蓝染色显示,预先用TFGb亦对心肌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1.3.2降压作用耿秀芳等用75%乙醇提取银杏叶总黄酮(0.1 g·mL-1),给大鼠1次静脉注入150~ 200 mg·kg-1,以颈动脉插管法分别观测正常麻醉大鼠、肾性高血压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变化;同时,选取临床轻度、中度、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每天早晚各口服25 mL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100 mg·mL-1)。观察其用药前后尿蛋白、血压、 NO含量及内皮素(ET)活性变化。结果发现,75%乙醇提取液总黄酮对各种高血压大鼠均有明显降压作用(P<0.01);并使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尿蛋白减少, NO含量及ET活性降低(P<0.01)。 1.4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积极参与体内许多正常生理生化反应和免疫反应,如果机体内上述反应发生紊乱,即机体内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的动态平衡严重失调,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自由基链锁反应,导致新陈代谢失常和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诱发疾病。银杏叶提取物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抗自由基作用,对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随提取物的浓度增加而增加,这表明GBE可通过清除自由基起到防治疾病和抗衰老的作用。 1.5抗PAE作用 PAF是由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细胞产生的一种内源性磷脂,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参与多种疾病,如过敏,炎症,休克,心脑缺血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银杏制剂对PAF受体具有高度专属性阻断作用,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 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可抑制血栓的形成。异银杏双黄酮使大鼠的血栓形成长度明显缩短,血栓重量减轻,作用与阿司匹林组相近,但剂量仅为阿司匹林的1/60。董竞成等研究发现,PAF加入血小板孵化液后能引起离体豚鼠气管条或肺条的强烈收缩,而单纯PAF的气管或肺组织收缩作用则较微弱,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GBE长期口服未发现不良反应,故用于治疗哮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3.6治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3l例口服GBE,40 mg/次,3次/日,8周为l疗程,同时维持原降糖药物治疗,结果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2%,同时病人的尿蛋白、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等明显改善。这与银杏液中的黄酮内酯等抗PAF、降低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管通透性,使血液流变学和动力学得到改善等作用相关。 摘自:《中国中药杂志》文/潘洪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