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的研究进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炙甘草汤方出于《伤寒论》177条(宋本),“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其方组成如下:炙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子仁半升、大枣十
炙甘草汤方出于《伤寒论》177条(宋本),“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其方组成如下:炙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子仁半升、大枣十二枚。煎服法“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昧,取三升,去渣,内服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178条复云:“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日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小动,名日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日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炙甘草汤主证已于177条言明,而178条亦是此方适应证的必要补充,既何为“脉结代“之说明。
近代医家多用炙甘草汤治疗各类疾患所导致的心律不齐之证,每获桴鼓之效,但亦有用此方治疗未见“心动悸,脉结代“者。更有学者以现代动物实验及药理研究方法阐发其主要成份及药理作用机制,也有同仁见仁见智,发起学术争鸣。笔者查阅了自1994年以来发表在各类杂志上有关炙甘草汤的文章91篇,并归类分述如下。
1治疗心律不齐
报道治疗各类疾患所致心律不齐之证的文章有60篇,占66%。其中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八一医院《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104例》和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化裁炙甘草汤治疗期前收缩102例观察》所报道的病例为多。前者治疗室性早搏显效率达84.6%,总有效率达96.1%;无锡市中医院收治病例中,室性早搏51例,房性早搏45例,结性早搏6例,其显效率46.1%,总有效率82.3%。其他报道有长沙市中医院《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32例》,武警陕西总队医院内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炙甘草汤对病毒性心肌炎所致室性早搏疗效观察》,长沙中医院32例中,显效13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 84.3%;而陕西二医院的显效率则囚其文中表格有误难以确认(疑为 30%),即便如此,从该文结论也可得知其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其他小样本及个案报道均表明炙甘草汤治疗各类心律不齐的疗效是肯定的。另有吉林省肿瘤医院《炙甘草汤缓解阿霉素心脏毒副作用》,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炙甘草汤治疗奎尼丁中毒2例》报道了炙甘草汤有效治疗药物中毒引起心律不齐的病例。同安县同民医院《以炙甘草汤为主治疗β-受体功能亢进综合征23例报告》则报道了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和颈椎病,以炙甘草汤治疗其它原因所导致的“脉结代,心动悸“之证,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治疗其它疾病
炙甘草汤治疗其它疾病的报道有9篇,占9.9%。以炙甘草汤为主治疗未见有“脉结代,心动悸“病订F的报道,病例较多者见于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和长治县人民医院《炙甘草汤化裁治疗小儿秋季迁延性腹泻 32例观察》一文,记载了以炙甘草汤化裁治疗小儿秋季迁延性腹泻32例,结果治愈18例,好转12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达93.7%。江苏省连云港市红十字医院《炙甘草汤治小儿汗证32例》全部治愈。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和广东省惠州市中医院的《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脱察》探讨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价值。用半随机组合的方法将43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用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对照组(22例)用常规剂量激素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109/L)治疗组治疗前为3629±9.70,治疗后为 9514±1826(P<0.01);对照组治疗前为373l±9.29,治疗后为7 773± 2196(P
炙甘草汤发微》、《炙甘草汤的功效—兼与规划教材(方剂学)教材商榷》其争论点在于炙甘草汤究竟属补益剂抑或攻补兼施;争论较为激烈的焦点为该方应归为补阴剂还是补气剂。陈周二位认为,炙甘草汤所治多为邪少虚多之证,故应为攻补兼施之剂,对此尚未见有直接驳论之语。然而其他文章则对炙甘草汤应归为补阴剂还是补气剂歧义较大。一说应以补益心气为主,因仲师既以炙甘草命其汤名,则以炙甘草为君而补益心气为理所当然。另说生地黄量重,炙甘草汤当为《伤寒论》滋阴剂之代表方。
此外,还有对炙甘草汤进行动物实验及药理作用研究的文章17篇。本文不再赘述。
4讨论
炙甘草汤主证“脉结代,心动悸“概括了现代医学各种原因所致心律不齐之证,千余年来屡试不爽。其疗效是毋庸置疑的,然所阅诸文何以显效、有效、无效差距甚大,既与其临床判断标准有异相关,更与施方者是否掌握中医理论精髓密切相关。中医理论有云,有是证,用是方。有病病受之,无病正受之。“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今施方者,千篇一律,不识病证之殊,体质差异,不求辨证,但为实验,以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一案到底,自难求得全效。所以.我们不能仅凭几篇报道来断定,炙甘草汤究竟对房性、室性或界性早搏及传导阻滞等何者为优、何者为劣做出判断。故对炙甘草汤的运用,仍须按中医理论,遵循仲师立方立法,随证化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可否认,诸篇报道多数皆以炙甘草汤立法为则而化裁应用,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之根本尚待强化。庶能如此,尚不可言能尽愈百病,之所以如是说,并非谓凡符合“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皆可以炙甘草汤为基础方而治愈,因此类疾患凶险者甚多,故《伤寒论》有云“此属阴“,“得此脉者,必难治”之论。辨证地、实事求是地灵活运用经方炙甘草汤对于救治现代医学诊断的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它原因导致的“脉结代,心动悸“心律不齐确有疗效的结论是肯定的。
炙甘草汤治疗未见“脉结代,心动悸“之证(诸如汗证、失眠或顽同性失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痉证以及小儿腹泻等)有效,则更能体现中医药辨证施治、整体观念的优势。因炙甘草汤或《伤寒论》其它方剂并非为一证一病所设,否则《伤寒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体系中也不会有如此高的地位。炙甘草汤应归为补阴剂还是补气剂的功效虽有争议,但并非为水火之争,该方以其滋阴养血、补益心气的功效是无可置疑的。所以,见有气虚血亏、符合炙甘草汤证者均可应用。
摘自:《中国中医药》文/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于永杰(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陈冬(北京100700)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