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浅谈净制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中药在切制、炮制、调配和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和杂质以符合用药要求称为“净制”。因此净制直接关系到饮片的质量和药物疗效的好坏,甚至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1影响用药剂量 中药剂量包括
    中药在切制、炮制、调配和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和杂质以符合用药要求称为“净制”。因此净制直接关系到饮片的质量和药物疗效的好坏,甚至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 1影响用药剂量 中药剂量包括两层含义,一指干燥后的生药在汤剂中的成人1日内服量,二指在方剂中药物与药物之间的比较分量。而影响用药剂量的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杂质:中药在采收、运输、保管过程中,常混有砂土、杂质及霉败品等。因此,在炮制前必须经过严格地分离和洗刷,使其达到一定的净度。通过净制以保证临床用药剂量的准确。据报道,从中药材到饮片的平均耗损率为25%左右,部分药材高达50%。其中就包括了泥沙杂质和霉败品,尤以全草和根茎类药材为严重,如紫菀、蒲公英、金钱草、藕节。此外,鸡内金内还含有未消化杂质等。因此,中药在使用前必须清除杂质,严格净制。否则,调配时和药物一起称量必然影响用药剂量。清除杂质一般采用挑选、筛选、风选、漂洗等手段。必须注意的是,在中药材的调配过程中逐渐沉积在容器底层的表层组织、泥沙、炮制后的生理灰分也应定期除去,以保证临床用药剂量的准确和药物疗效的正常发挥。 非药用部位:由于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同一来源的药物因入药部位不同,作用各异,应选取规定的人药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如山茱萸入药部位为果肉,核为非人药部位。有报道山茱萸中果核的熊果酸含量约为果肉的1/6,且果核分量重。‘《雷公炮制论》中有“使山茱萸,须去内核,核能滑精“的记载,不去核就会影响到用药的剂量,亦即影响到药物的疗效,故须除去。乌梅、山楂去核亦是同样的道理。又如传统习惯,某些药材要去皮,有人对9种树皮类药材的粗皮,内皮进行性状、组织化学成分的比较,结果表明粗皮多不含内皮的有效成分。实验证明,厚朴粗皮基本不含厚朴酚和朴酚。有的粗皮毒性较大也应除去,如白首乌皮中有毒金属元素的含量高达946.1lmg/kg,而去皮的自首乌饮片有仅含金属元素36.5mg/kg。梁代《本草经集注》也指出肉桂、厚朴、杜仲、秦皮、木兰等“皆去削上虚软甲错,取里有味者称之“。例如肉桂外皮常有粗糙的木栓层,有的还附着不洁物,其栓皮含挥发油甚微,如不经净制,调配时仍作药物数量称取,就会影响到用药剂量的准确。 2影响和改变药物功效 同一来源的药物入药部位不同,其性质各异,如麻黄,茎升血压、发汗、平喘、利尿,属辛温解表药;根降血压、止汗,属收涩药。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茎的发汗作用是所含挥发油和麻黄碱所致,而根的生物碱部分能抑制低热和烟碱所致的发汗,故必须根茎分离净制。又如莲子和莲子心,前者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后者清心、止血、涩精。莲心中含有莲子心碱和异莲子心碱,莲肉内则含量甚微,因此成分和功效不同,故要分开使用。 3影响药物的炮制质量 中药大多是生药,使用前须经炮制,或消除、降低毒性和副作用,或增强疗效,或使质地疏松,便于粉碎,或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等。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如砂炒穿山甲,事先都要将甲片大小分档,分别炒之,才能达到“发泡边缘卷曲,表面呈金黄色“的质量要求。“大小分档”就是一次净制过程。如大小不分,势必大者“不及”(未发泡),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影响药物疗效;小者“太过”(炭化),有效成分被破坏,亦不能发挥药物疗效。鸡内金的炮制也是同理。药材切制前的水处理也应大小分档,不然大者未透心,切片不易成型、碎屑多,煎煮易糊化;小者“伤水”造成有效成分流失。半夏、天南星、川乌、白附子及其他药物,均须按形体大小不同筛选,以分别浸漂或煮制。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很多,净制是直接关系到药物疗效的首要环节,故必须加以重视。 摘自:《实用中医药杂志》文/周 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