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青蒿素有望改行治疗白血病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一直作为治疗疟疾首选药物的青蒿素有望成为抗击人类血液系统疾病的“生力军”。最近,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临床医生和基础医学专家深入研究、探讨了青蒿素对人白血病细胞株和原代细胞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在国内首次发现青蒿素
一直作为治疗疟疾首选药物的青蒿素有望成为抗击人类血液系统疾病的“生力军”。最近,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临床医生和基础医学专家深入研究、探讨了青蒿素对人白血病细胞株和原代细胞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在国内首次发现青蒿素有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
青蒿为一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别名又叫香蒿、苦蒿、黄蒿,多用于清热、解暑、除蒸和截疟等。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科研人员首先从这一草药中提取出低毒、安全、高效的青蒿素。青蒿素投入使用不久,很快得到全球医疗机构的普遍认可,并将其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临床中迅速取代了奎宁等传统老药,同时也减少了世界各国对金鸡纳霜、长效磺胺的需求。不仅如此,青蒿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也取得了可靠的疗效。
隶属于哈医大的黑龙江省生物医药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研究青蒿素的科研单位之一.该实验室的学者杨宝峰、周晋教授等人发现,青蒿素能有效抑制实体瘤细胞的增殖,在此基础上,他们深入探讨了青蒿素“扼杀”白血病细胞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青蒿素能使白血病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升高,导致白血病细胞的变性和坏死。观察发现,白血病细胞膜是青蒿素攻击的一个主要靶点,其抗肿瘤机制有“凋亡”和“胀亡“两种,二者是决定白血病肿瘤细胞死亡方式的关键。一旦白血病细胞膜遭到破坏,其通透性就随之改变,大量的钙离子就会进入细胞内,一方面引起细胞程序化死亡,即“凋亡”,另一方面导致细胞内的渗透压发生变化,吸收大量水分,使细胞膨胀直至死亡。即“胀亡”。
专家评价指出,上述研究为青蒿素抗白血病的新用途,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验证据;有望进一步扩大青蒿素的适应症,为众多的“血癌“患者带来新的曙光。中国医药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