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PH值在中草药制剂中的作用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pH值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pH=log[H+]。它表示溶液的酸碱程度,是尽人皆知的基本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常被人们忽视。 许多中草药有效成分是通过改变溶液的pH而达到提取和提纯,并去除杂质的。
pH值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pH=log[H+]。它表示溶液的酸碱程度,是尽人皆知的基本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常被人们忽视。
许多中草药有效成分是通过改变溶液的pH而达到提取和提纯,并去除杂质的。例如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游离的绿原酸呈酸性,在酸性的条件下,它呈游离状态存在,可溶于有机溶媒,再加入碱,调成中性,则它形成盐而溶于水。根据这个原理而设计其提取的方法是:金银花温浸三次,合并其浸液,过滤,减压浓缩至1:1,浓缩液用盐酸调pH至3以下,以异戊醇分次提取两次,提取液以5%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形成绿原酸钠盐转溶于水,分取水层,蒸干,即得绿原酸钠。
又如防腐剂苯甲酸钠的防腐效能与pH值的关系极大,在介质pH=7时,苯甲酸钠有效防腐浓度需大于3%,而pH=3时,其有效浓度0.06%,浓度相差50倍以上。
就是最常用的中药汤剂,也与pH值关系密切。如消核汤中浙贝母含有浙贝碱、浙贝次碱等生物碱,玄参、夏枯草也含有生物碱,而生牡蛎煎液是呈碱性的,将它们共煎,像浙贝碱这些生物碱很可能会游离出来而沉淀,被过滤弃去。因此,在制备消核片时,就要将生牡蛎与浙贝母、玄参、夏枯草分开煎煮,并分别浓缩。
另外,溶液的pH值对液体的药剂的稳定性、溶解性、刺激性也都有极大的影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