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中医药抗乙肝肝纤维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本报讯 由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刘平教授领衔的“丹参酸乙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课题获得中国高校科技奖二等奖,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前期阶段性成果成功转让,并已于2009
    本报讯 由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刘平教授领衔的“丹参酸乙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课题获得中国高校科技奖二等奖,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前期阶段性成果成功转让,并已于2009年11月申报国家中药II类新药的临床试验,经过继续努力,有望成为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抗肝纤维化的中药II类新药。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1.5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1500万人,有30%的慢性肝炎病人有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研究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是一项有关民众健康的迫切任务。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在优势。刘平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于1996年申报到国家“九五”科技攻关立项,开创性地从中药丹参中提取水溶性成分——丹参酸乙(丹酚酸B镁盐)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 课题组经过6年多时间的研究,确立了适合工业生产、能达到质量要求的处方和片剂工艺,制定了可靠的质控标准,药物质量稳定。药理研究证实:丹参酸乙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已形成的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综合作用优于对照药物丹参原生药及秋水仙碱。通过体外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发现,该药有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抑制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TGBβ1自分泌及其活化。临床通过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6个月前后肝活检诊断(由3位国内病理学专家盲法判定)及严密随机双盲对照和双模拟方法设计观察,得出结论是:可有效逆转慢乙肝肝纤维化,其组织学逆转率达36.67%;可改善患者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症状体征和肝功能等,肝脏炎症较轻者更适宜丹参酸乙的抗肝纤维化治疗,其综合效果优于γ-干扰素;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