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数字化中药指纹谱质控新技术研究取得成果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本报讯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洪筱坤和王智华,经过15年的合作研究,终于在数字化中药指纹谱质量控制新技术研究上取得成果,目前2项专利申请成功,该项技术成果已得到同行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并
    本报讯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洪筱坤和王智华,经过15年的合作研究,终于在数字化中药指纹谱质量控制新技术研究上取得成果,目前2项专利申请成功,该项技术成果已得到同行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洪筱坤和王智华教授就开始了对中药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的研究,从事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柴胡属植物品种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品种柴胡挥发油因品种不同、成分不同,在气相色谱图谱上有各自的色谱峰群;又因同属植物有些成分是相同的,不同品种的柴胡气相色谱图如人的指纹一般,可作为品种鉴别的依据。但因有诸多因素会影响不同样品中相同成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于是在研究中建立了一系列参数如相对保留值、相对面积值、重叠率、N强峰等,用于建立样品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该项目完成后,在《药学学报》上发表了以气相色谱指纹谱为主题的“中药数字化色谱指纹谱”论文,并开始了对中药色谱指纹谱技术的深入研究、开发和应用。他们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色谱——相对保留值指纹谱新技术在中药质量标准中的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人工犀角的研究”和“人工熊胆的研究”,国家科技部项目“双黄连制剂的现代化、国际化示范研究”,以及近20项的横向协作课题,共有30多篇论文发表于各类药学杂志;目前正在编辑出版专著,将10多年来中药数字化色谱指纹谱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详细论述,使初学者可在掌握原理、实验方法的基础上自行操作研究,使该项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的建立,使中药的成分复杂性以及用于鉴定成分所需的化学对照品缺乏的难题有了破解的办法,为中医药走出国门创造了条件;这一技术的应用,为鉴定中药的伪劣产品、寻找和选择优质品种提供了技术保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