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巴西蘑菇抗肿瘤药理研究进展

  •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 作者:张 涵,吕圭源,周桂芬 时间:2007-08-15 15:08:06
  • 核心提示: 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ill,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目蘑菇科蘑菇属,原产于巴西、秘鲁,其在日本称为“姬松茸”,中国也称为“粱金菇”。巴西蘑菇具有杏仁香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珍稀菌种,已经作为功能性的健康食物引起

        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ill,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目蘑菇科蘑菇属,原产于巴西、秘鲁,其在日本称为“姬松茸”,中国也称为“粱金菇”。巴西蘑菇具有杏仁香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珍稀菌种,已经作为功能性的健康食物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据报道,日本每年生产200 000-400 000 kg姬松茸干品。巴西蘑菇的生化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酶类、矿物质、维生素、水分等,被300 000500 000人用来预防肿瘤和()切除恶性肿瘤后化疗的辅助药,也可被用做提高免疫功能、糖尿病、高血脂病、风湿病、慢性肝病等疾病的健康食物。本文通过Med—line检索,并查阅中英文数据库,将近年来国内外巴西蘑菇抗肿瘤药理作用做一综述。

    l抗肿瘤

        巴西蘑菇中的甾醇和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

    11抑制肿瘤新生血管Takaku T等从巴西蘑菇分离出甾醇,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而抑制肿瘤生长。Yoshiyuki Kimura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离出抗血管生成物质A1,对其进行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抗肿瘤和抑制血管生成试验。结果表明,口服A-1物质30100300 mg/kg具有抑制肺部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Takaku T等用氯仿和甲醇从巴西蘑菇中提取出脂类成分,通过硅胶色谱柱用乙腈和甲醇32洗脱,用1H标记核磁及质谱鉴定为麦角固醇,麦角固醇400800 mgkg连续灌胃20 d不但明显抑制Slso实体瘤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而且不产生一般肿瘤化疗药物诱导机体产生的减轻体重、附睾脂肪组织重量、胸腺及脾脏重量、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其抗肿瘤活性不是细胞毒作用,而是直接抑制实体瘤诱导的血管生成。

    12诱导细胞凋亡陈彻等观察了水提醇沉法提取的梁金菇多糖诱导人类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0212 g·L-1梁金菇多糖对HL60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与上调Caspase3基因表达有关。Kobayashi H等从巴西蘑菇中分离出的潜在抗肿瘤物质β-(1-6)-D-葡聚糖,研究表明其对体外培养的人类卵巢癌细胞系HRA细胞有细胞毒作用,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及线粒体激活的细胞死亡途径来增强β38MAPK的活性及放大细胞凋亡级联反应。Talorete TP等研究表明巴西蘑菇水提物可抑制人类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此作用可能与APl基因调节复合物有关。

    2抗突变

        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巴西蘑菇中的多糖等成分具有抗突变作用。    zRGuterrez等对巴西蘑菇潜在的致突变和抗突变作用进行了动物实验评价,以丝裂霉素(MMS)体外诱导中国仓鼠肺细胞(V79)微核突变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42560℃3种温度下AB9729型巴西蘑菇子实体和菌丝体水提物及巴西蘑菇产品AB—PRAB—sP均未显示出任何遗传毒性;AB—sP 60%水提物预防给药、治疗给药及同时给药等3种给药方案均对MMS诱导V79微核突变显示了抗突变作用,AB—PR预防给药具有抗突变作用;姜成等纠用水提醇沉法得到的姬松茸粗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微核突变也有抑制作用。

    3调节免疫

        肿瘤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关系,免疫功能低下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巴西蘑菇中的水溶性多糖、甾醇等成分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调节作用。

        树突状细胞(dendritie cellsDC)是已知体内功能最强、惟一能活化静息T细胞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方面起重要作用。巴西蘑菇水溶性蛋白多糖可显著上调共刺激因子CD80CD86分子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一类分子(MHCⅡ)的表达,并可促进小鼠骨髓细胞衍生的DC成熟,显示其免疫调节作用。口服巴西蘑菇提取物A1物质30100300mgkg可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CD4+CD8+T细胞的减少,增加侵入肿瘤组织CD8+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数量,同时可抑制肿瘤组织冯维勒布兰德因子(vWF)的表达。干燥巴西蘑菇沸水提取物25 mg/kg小鼠腹腔注射,可增加脾细胞溶血空斑、Mac—lCD25+细胞的数量及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IL6IL1βmRNA的表达。巴西蘑菇中提取的多糖成分FⅢ2一β,10 mg/kgd腹腔连续注射30 d,能抑制皮下移植MethA肿瘤细胞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恢复5-氟尿嘧啶(5FU)所抑制的间三硝基氯苯诱导荷瘤小鼠产生的延迟性高敏反应(PC—DTH),增强绵羊红细胞介导的脾淋巴细胞溶血素生成,增加脾、胸腺指数,显著增加脾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Thyl2-L3T4-asiolo GMl+细胞数,轻微增加L3T4-+/Lyt2+比率,显著降低Lyt2+比率,其抗肿瘤效应可能与改变Thyl2-L3T4-asiolo GMI+细胞比例有关。此外,巴西蘑菇粉末在体外可通过激活补体替代途径来激活人类血清的补体系统。

    4辅助放、化疗

        放、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放、化疗后可产生骨髓毒性、肝脏毒性、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巴西蘑菇对上述不良反应均有改善作用。

    41  改善骨髓毒性巴西蘑菇多糖有改善骨髓毒性作用。姬松茸多糖(ABPS)04 gkg腹腔连续注射3 d,可促进经60C0r射线照射损伤的BALBc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恢复、GM—CFU增殖、提高血清造血因子活性,促进正常小鼠骨髓GM—CFU产率增加。巴西蘑菇多糖还可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生成以及人脐血单个核细胞GM—CSF基因表达。

    42护肝作用多数抗肿瘤药物具有肝脏毒性,而巴西蘑菇多糖具有护肝作用。家兔人工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染毒的方法制造肝损伤模型,皮下注射姬松茸多糖溶液02 mL(kgBW),连续注射7d,能够降低染毒兔的死亡率,减轻肝组织受伤程度和防止肝细胞的破坏,明显降低四氯化碳染毒兔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的幅度。

    43调整胃肠功能胃肠道功能障碍是肿瘤患者放、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巴西蘑菇具有调理胃肠道作用。姬松茸提取液6912g/kg 1次灌胃给药可显著促进正常小鼠的胃肠运动;姬松茸提取液6 gkg连续灌胃3 d对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引起的胃肠亢进有显著的拮抗作用;连续灌胃10 d可明显改善生大黄粉致脾虚模型小鼠的体征和体重;连续灌胃8 d可显著抑制脾虚小鼠的胃肠运动,使脾虚小鼠的肠胃运动趋于正常,显示其调整胃肠功能及健脾胃的良好功效。

    44改善生活质量w-sAHN等研究了食用巴西蘑菇提取物(ABMK)对肿瘤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用卡铂(300 mg/m²)联合依托泊苷(300 mgm²),或卡铂联合紫杉醇(75 mg/m²),每3周一次,连续至少3个周期,联合口服ABMK患者的NK细胞活性高于联合口服安慰剂组,改善化疗的副反应,如食欲减退、脱发、情绪不稳定性及虚弱等方面也都强于安慰剂组。

    5其它

        巴西蘑菇还具有抗菌和抗炎等药理作用。巴西蘑菇(AbM)水提物对感染6B型肺炎链球菌小鼠有保护作用,接种前24 h给予AbM水提物作用效果最佳;AbM水提物还可增加此模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MIP2TNT—A含量,提示巴西蘑菇提取物对人类细菌和其它感染可能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腹腔注射姬松茸多糖4080160mg/kg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急性炎症、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关节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亚急性炎症和大鼠佐剂关节炎等多种炎症模型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巴西蘑菇作为一种食药两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抗肿瘤、抗突变、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肿瘤放、化疗的不良反应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具有极高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国外科研工作者对巴西蘑菇的分离、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而我国对巴西蘑菇的研究还相对滞后,相信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巴西蘑菇药理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其开发成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或者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品,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