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中药外敷治疗骨创伤性骨髓炎临床观察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李兰霞 武春华 李兰英l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年6月一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经血常规化验及X光或CT片检查,确诊为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患者。纳入标准:排除癌变可能,无严重内科疾患,病程未超过1年者。按人院顺序
    李兰霞 武春华 李兰英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年6月一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经血常规化验及X光或CT片检查,确诊为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患者。纳入标准:排除癌变可能,无严重内科疾患,病程未超过1年者。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14~75岁;病程9—319d;病变部位在胫骨者15例,股骨4例,手指3例,足趾3例,跟骨3例,掌骨2例,肱骨1例,桡骨1例。对照组30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3—78岁;病程7~324d;病变部位在胫骨者16例,股骨4例,手指2例,足趾2例,跟骨3例,掌骨2例,肱骨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范围、病程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在明确诊断后给予敏感抗生素、止痛剂等药物抗炎消肿止痛,待急性期症状消退后,行病灶清除,加闭式灌洗术根治;体质较差者,于手术前后给予新鲜血或血浆等静脉输入,术后刀口愈合困难者,给予微波热疗、补充营养;创口感染者,病室每日空气消毒,增加无菌换药次数,遵医嘱创口处给予敏感抗生素局部处理。(2)观察组:在应用上述治疗的同时,急性期患肢红肿热痛处给予自拟方(鲜马齿苋去根洗净晾干,加芒硝置于药臼或石臼中捣为泥状)外敷;全身症状重者(如高热、寒颤等)予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味内服,口服困难者给予保留灌肠;术后每次无菌换药后,创口敷用蛋黄油纱条,并给予微波热疗;有感染倾向者(刀口渗血时间长、或渗血量较多,刀口红肿等),在原护理基础上,抗生素局部处理,伤口内蛋黄油与生肌玉红膏交替敷用。同时两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做好常规护理,加强术后饮食调理,重视患者及家属的精神支持及心理疏导等。 1.3 观察內容 (1)术前症状控制情况;(2)待术时间;(3)刀口愈合时间;(4)刀口有无化脓感染。 1.4 疗效标准 (1)肿胀值为人院查体患肢肿胀最严重处周长值,减健侧对应部位周长值,取3次测量值的平均数。药物外敷后患肢消肿;2,3mm,为有效。因健康肌体双肢粗细并不完全相同,相差lmm时可忽略不计。(2)疼痛分度根据外科学口述言词评分法,无痛为O分;轻度疼痛(疼痛能忍)1分;中度疼痛(应用止痛药后疼痛缓解)2分;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应用止痛剂后基本无效)3分。(3)症状消失:局部红肿热痛消失,体温在正常范围连续3d或以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在4×109—10×109/L之间。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急性期症状消失情况及待术时间比较 见表1。结果示从药物显效时间、症状消失情况、待术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 2.2 两组药物外敷后局部肿痛消失情况比较 见表 2。结果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 论 骨创伤性骨髓炎属祖国医学“附骨疽”范畴,由于致病菌侵入骨,造成骨(骨髓、骨质、骨膜)及其周围软组织感染而致。目前临床治疗本病多采用大剂量应用敏感抗生素,急性期症状控制后行病灶清除,加毕氏灌洗术根治。但由于早期症状易于和骨折后感染、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等病相混淆,易引起失治或误治,而形成慢性骨髓炎,且本病致病菌易耐药,致使临床症状不易控制,护理问题不易解决。因此,笔者根据既往应用自拟方外敷治疗骨折部位红肿热痛效果显著之经验12l,尝试应用于本病急性发作期。此期主要表现为患处红肿热痛重,属中医热毒壅盛之证,治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外敷自拟方中鲜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芒硝清热消肿,两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配合五味消毒饮内服,充分发挥其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内外同用解毒散瘀之品,以使功专力坚,达到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尽快消失之作用。药效学显示以上剂型所含现代药理成分具有强效抗菌、消炎消肿、解热、止痛、增强免疫作用,于临床早期应用抗生素控制局部及全身症状,具有协同作用。表1~表2显示观察组从药物生效时间、肿痛消失情况、症状消失时间,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使患者待术时间缩短,从而减少了抗生素应用时间,及其对机体产生的菌群失调等毒副作用。术后创口难愈、易感染,是本病患者较常见的护理问题,与手术创伤、致病菌易产生耐药性、及疾病消耗所致体质虚弱、消化吸收功能差有关,造成创口肉芽组织生长缓慢,致使伤口难愈、易感染。应用蛋黄油外敷,取其舒经通络、解毒收敛作用。蛋黄油含多种氨基酸、脂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脂肪酸,易于机体吸收,能扩张末梢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加快血流等,所含生命之源的生物活性物质,能稳定细胞膜,促进组织代谢,缓解组织水肿,达到抗炎抗渗出作用,配合生肌玉红膏之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功效,可减少伤口渗出,减轻疼痛,并有效清除伤口内瘀血、坏死组织及脓性分泌物,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快创面修复作用。且微波热疗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氧及营养供给,增强组织代谢功能,配合饮食调理,以调整久病消耗、手术创伤所致患者较差体质,增强机体抗病力。上述措施的应用,有效解决术后本病最易出现的创口难愈合、易感染等护理问题。表3显示观察组刀口愈合时间、创口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需要注意的是:(1)外敷药泥的应用。将适量鲜马齿苋去根洗净晾干,加芒硝50g(儿童用量减半),置人药臼捣为泥状备用。用备皮刀刮去患部汗毛并抬高,温水清洗后擦干,其下放一次性中单,以免污染被褥,然后用一次性压舌板,将药泥均匀涂于患部红肿热痛处厚约2~3mm,注意避开溃脓及皮损处,药泥上覆盖塑料薄膜,并及时更换药泥,以保持药泥水分充足利于渗透皮肤。冬季患处放支架,支架上盖棉被以保暖。(2)蛋黄油制作方法。将数枚新鲜鸡、鸭、鹅蛋煮熟,取蛋黄放人锅中,文火焙至蛋黄呈半透明状时,用汤匙挤压蛋黄,见蛋黄油流出,除渣,装入容器内,高压灭菌后备用。(3)马齿苋为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广泛生长于我国南北各地,易于采集,应用于临床以鲜品效果为佳,冬季及早春在蔬菜棚内可采到鲜棵,亦可于生长旺季冷藏储存备急用,以利功效。 中药外敷疗效显著,且操作方法简便,稍加指导患者家属即可掌握。家属的积极参与,既可减轻护理工作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自我护理意识,及家属自身责任意识,又可使护患关系融洽,便于护理措施的制订与有效实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