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小儿癫痫临床观察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胡桂轩 汪 超 姚诗清 癫痫约有半数起病于幼儿时期,其对小儿精神及智力发育可产生严重影响。本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和意识障碍,也可有感觉、情感、行为或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临床抗癫痫治疗常选用化学
胡桂轩 汪 超 姚诗清
癫痫约有半数起病于幼儿时期,其对小儿精神及智力发育可产生严重影响。本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和意识障碍,也可有感觉、情感、行为或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临床抗癫痫治疗常选用化学药物丙戊酸钠和苯巴比妥等,虽可控制发作,但必须长期服药,某些副作用亦不可忽视。我们采用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小儿癫痫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儿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服用抗癫痫药物Ⅱ年以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15岁,平均8。25岁;病程1~5年,平均1.95年;原发性15例,继发生5例;全身性发作12例,部分性发作8例。对照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14岁,平均8。15岁;病程1-6年,平均2.15年;原发性13例,继发性7例;全身性发作11例,部分性发作9例。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停用抗癫痫药物,予归脾汤加石菖蒲、制南星、全蝎。若舌红苔黄属痰热者去木香、生姜,改陈皮、川贝母,加天竺黄或鲜竹沥口服液1支。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予丙戊酸钠、苯巴比妥等甽艮。两组治疗观察时间均为1年。
1.3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标准拟订。基本治愈:与治疗前比较,1年以上不发作者,EEG、CT、MRI无异常。好转:发作时症状减轻,间歇期明显延长。未愈:发作频繁,或症状加重。
I.4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和Ridit分析。
2 结 果
治疗组20例,基本治愈12例(60.00%),好转7例(35.00%),未愈1例(5.00%),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20例,基本治愈3例(15.00%),好转13例(65.00%),未愈4例(20.00%),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小儿癫痫是一种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是由于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产生过度放电,引起阵发性的暂时的脑功能紊乱。原发性是指原因不明或有遗传因素,脑部多无明显病理或代谢改变。继发性是指脑部有局限性或弥漫性器质性病变,或由于全身性缺氧、代谢异常以及中毒等所引起。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神气怯弱,若遇出生时难产,或不慎跌仆,或暴受惊恐,乍见异物,乍闻异声,惊则伤神,恐则伤志,恐则精却,而致神志不宁,惊惕不安,或痰邪内状,或痰涎上壅,蒙蔽清窍,引动肝风而发痫,或由惊风日久不愈,或由外感六淫,或由饮食失调等均可致本证发生。《景岳全书》曰:“有从胎气而得者,有从生后受惊而得者,盖小儿神气尚弱,惊则肝胆气夺而神不守舍,舍空则正气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乱之”。癫痫日久不愈者,亦可引起气血耗散,肝肾亏损之虚症。由虚而病,因病致虚是造成经久不愈的原因。
归脾汤出自宋《济生方》,用于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健忘、怔忡、心悸、盗汗、食少以及妇人经带、崩漏等。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心脏病、贫血、出血类疾病。方中参、芪、术、草、姜、枣甘温,补脾益气;当归养肝而生心血;茯神、酸枣仁、龙眼肉甘平,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药碍胃,对小儿癫痫日久,气血耗散,肝脾肾亏虚之证十分恰合。药理研究认为,党参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黄芪可增强免疫力,保护肝、肾免受毒物的损害”’;石菖蒲有镇静、抗惊厥,可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全蝎有抗惊厥、抗癫痫、抗血栓形成、镇痛等作用,治疗癫痫疗效可靠14):制南星有化痰止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总之,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小儿癫痫者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疗效可靠,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