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偏痛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鄢 丹 ,徐 健 ,张毅 ,韩玉梅 治偏痛颗粒处方来源于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由白芍、川芎、白芷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管陸头痛和偏头痛。方中主药为白芍,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芍药苷,标准
鄢 丹 ,徐 健 ,张毅 ,韩玉梅
治偏痛颗粒处方来源于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由白芍、川芎、白芷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管陸头痛和偏头痛。方中主药为白芍,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芍药苷,标准中除颗粒剂检查项外,仅对性状和生物碱显色反应鉴别作了要求,笔者也未见针对治偏痛颗粒中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的研究报道。为有效控制制剂质量,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方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增加了白芍、川芎、白芷的薄层色谱鉴别,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Shimadzu LC一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SPD一10A型检测器(日本岛津株式会社);SartoriousBP21l—D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有限公司);CQX25一06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必能信超声波有限公司)。白芍对照药材(批号为120905—200106)、川芎对照药材(批号为120918—200406)、白芷对照药材(批号为120945—200305)、芍药苷对照品(批号为110831—200302),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治偏痛颗粒(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双蒸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定性分析
2.l.1 白芍:取本品5 g,研细,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1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芍对照药材l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按处方比例制备缺白芍的阴性对照品,再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操作,制成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一醋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于105℃下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溶液在此处无干扰(见图l A)。
2.1.2 川芎:取本品2 g,研细,加乙醇20 mL,加热回流1 h,放冷,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 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l g,同法配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按处方比例制备缺川芎的阴性对照品,再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操作,制备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一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a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溶液在此处无干扰(见图l B)。
2.1.3 白芷:取本品5 Z,研细,加乙醚20 mL,浸泡1 h,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乙醚,残渣加醋酸乙酯l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l g,同法配制对照药材溶液。另按处方比例制备缺白芷的阴性对照品,再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操作,制备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O.3%CMC—Na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0(])一乙醚(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溶液在此处无干扰(见图1 C)。
2.2 定量分析
2.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为Lichrospher 5一C18柱(250 mm x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一0.1%磷酸溶液(14:86),流速为1.O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30 nm。按芍药苷峰计算,理论塔板数应不低于3 000。
2.2.2 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制成浓度为0.4 mg/mL的芍药苷对照品溶液;取本品适量,研细,精密称取细末8 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稀乙醇50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240 w,频率45 kHz)30 min,放冷,再次称定质量,加稀乙醇
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可;按本品相同工艺制备缺白芍的阴性样品颗粒,再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溶液。
2.2.3 可行性试验:分别精密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结果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均在相同保留时间处出现吸收峰,芍药苷保留时间约为12.3 min,阴性对照溶液在此无吸收峰(见图2)。
2.2.4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9.90 mg,置25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芍药苷浓度为0.396 mg/mL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2,5,10,15,20 IL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并以进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入:182.010 2x+5.609 8(r:0.999 8)。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O.792—7.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5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10 LLL,按上述色谱条件,连续进样5次,记录色谱峰面积。结果RSD:0.94%。
2.2.6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4,8,12,24 h时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lO I,zL,结果峰面积的RSD:1.62%,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2.7 重现性试验:取同批样品5份,精密称定,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平均含量为2.42 mg/g,RSD:1.37%。
2.2.8 加样回收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2.42 mg/g)的同一批样品4 g,共6份,分别加入浓度为9.541 mg/mL的对照品溶液0.8,0.8,1.O,1.o,1.2,1.2 mL,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含量,并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l。
2.2.9 样品含量测定:取中试样品3批,依法测定,以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3批中试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2.42,2.39,2.47 mg/g。
3 讨论
3.1 在供试品制备过程中,采用正交试验对制备方法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为最佳方法且经验证稳定可行;另外,在选择流动相时,也曾考察过甲醇一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一0.1%磷酸溶液、乙腈一水一异丙醇等”一4、,结果以乙腈一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时芍药苷峰可达基线分离,保留时间适中,不对称度为O.975,因此确定了上述色谱条件。
3.2 现行的部颁标准对治偏痛颗粒质量控制的要求较少,笔者也未见对治偏痛颗粒进行薄层鉴别或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报道。方法学考察及多批次样品验证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治偏痛颗粒的质量控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