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确能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 用国际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显示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本报上海讯 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临床肿瘤中心采用国际生存质量量表,评价中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并证实了中药具有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体能状态的作用。 由于
本报上海讯 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临床肿瘤中心采用国际生存质量量表,评价中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并证实了中药具有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体能状态的作用。
由于多数肿瘤不可治愈性及治疗过程中由治疗带来的难以避免的毒副反应,肿瘤患者在生存期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许多国际性研究机构已将生存质量评估作为新药开发及新疗法疗效的评定标准之一,其中采用标准化的国际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评已得到公认。研究人员采用肺癌治疗界评价较好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肺癌生存质量量表 (EORTC QLQ-C43)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两种国际生存质量量表,对中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及其他疗效进行了初步观察。
研究人员将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61例)接受中药(生黄芪30克、生白术工5克、北沙参15克、石上柏30克、七叶一枝花24克、冰球子30克、山萸肉12克、仙灵脾15克等组成)治疗及化疗(采用NP方案),对照组(41例) 单纯接受化疗,共观察两个疗程。采用EORTCQLQ-C43与FACT-L两种国际生存质量量表作为测定工具, 并以传统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作为参照。
在近期疗效观察中,研究人员发现,非手术患者两组缓解率差异无显著性,手术患者联合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联合组在角色、情感、认知功能和总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躯体领域评分降低,说明治疗前后以上领域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在症状子量表中,疲倦、疼痛、气促、失眠和食欲丧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将全部症状综合为总症状子量表计总分,评分降低(P<0.05),说明联合组总的症状趋于减轻。化疗组在躯体领域评分升高,角色、情感、认知功能、社会领域、总健康子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在症状子量表中,恶心呕吐、疲倦、疼痛、食欲丧失、便秘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